中國科研團隊打破了穩態強磁場世界紀錄
?穩態磁場(Static Magnetic Field,SMF)?是指強度不隨時間變化的磁場,也稱為靜磁場或恒定磁場。與穩態磁場相對的是動態磁場(時變磁場)。
發展歷程
從2007年1月25日開始,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由中科院和教育部聯合申報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磁場實驗裝置建設項目,同意將此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
2017年9月27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在合肥通過國家驗收,這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荷蘭、日本之后第五個擁有穩態強磁場的國家。
2022年8月12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實現重大突破,創造場強45.22萬高斯的穩態強磁場,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萬高斯穩態強磁場世界紀錄。
9月22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體產生了42.02萬高斯(即42.02特斯拉)的穩態磁場,打破了2017年由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水冷磁體產生的41.4萬高斯的世界紀錄,成為國際強磁場水冷磁體技術發展新的里程碑。這也是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繼2022年混合磁體成功創造45.22萬高斯的世界穩態磁場紀錄之后,取得的又一項重大技術突破。
穩態強磁場是物質科學研究需要的一種極端實驗條件,是推動重大科學發現的“利器”。幾十年來,全球科學家在穩態強磁場條件下的科學研究取得了許多重大科研成果,先后有十多項科研成果獲得諾貝爾獎。目前國際上有五大穩態強磁場實驗室,分布于美國、法國、荷蘭、日本和中國合肥科學島。穩態強磁場磁體分為三種類型,即水冷磁體、超導磁體以及由水冷磁體和超導磁體組合的混合磁體。水冷磁體是科學家們最早使用的磁體類型,擁有磁場調控靈活快捷,且具有能夠產生磁場強度迄今遠高于超導磁體的優勢,為物質科學研究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實驗條件。
中國在水冷磁體技術上的新突破,無論是從磁場強度、技術創新、還是靈活性上都展現出顯著的優勢。此次穩態磁場技術的突破不僅是中國科學家的個人成就,更是國家實力的象征。它標志著中國在全球科技舞臺上的新地位。不僅提升了我國在國際科研舞臺的競爭力,更為未來的科學探索提供了無限可能。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