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儲氣庫新增儲氣能力38億立方米,近20年來增量首次突破30億立方米?
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快速增長,從2010年的1076億立方米增至2023年的3945億立方米,復合增長率為9.7%。
截至2023年,我國已建地下儲氣庫30座,形成調峰能力23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消費量的5.8%。?中國石油在役儲氣庫20座,調峰能力196億立方米,占全國能力的85%。2023年,全國儲氣庫新增儲氣能力38億立方米,近20年來增量首次突破30億立方米?。
這一數據不僅彰顯了中國石油在地下儲氣庫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具體項目上,我國最大天然氣儲氣庫新疆油田公司呼圖壁儲氣庫自3月28日開始本周期注氣以來,已累計注氣突破20億立方米,日注氣量最高達到2600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呼圖壁儲氣庫自投入運行以來累計注氣量突破234億立方米?。
盡管我國儲氣庫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首先,儲氣庫庫址資源日趨多元化和劣質化,常規建庫技術已不能滿足多元化儲氣庫建設要求,急待升級?。其次,地質條件復雜也是一大挑戰,我國儲層埋藏深至5000米且低滲透率、低孔隙度,大規模建設儲氣庫在世界范圍內都是最大挑戰?。
未來發展趨勢和挑戰?
1、能源轉型與可再生能源的興起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關注不斷增加,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的比例持續上升,對天然氣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地下儲氣庫作為平衡供需波動的重要工具,將為可再生能源的廣泛使用提供有力支持。
2、新技術的應用
先進的地質勘探和儲氣技術(如三維地震成像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儲氣庫的選址和開發效率。同時,監測和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也進一步提升了地下儲氣庫的安全性和運行效率。智能化管理系統的引入,更是讓地下儲氣庫的運營變得更加高效和智能。
3、能源政策的變化
為確保能源安全和供應穩定,各國政府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地下儲氣庫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不僅包括對基礎設施投資的支持,還涉及對儲氣庫運營的監管和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這些政策的實施,為地下儲氣庫在安全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改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4、多元化儲存介質
未來,地下儲氣庫有望逐步擴展到氫氣等其他氣體的儲存領域。這一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將為地下儲氣庫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和市場機遇。
未來幾年,我國儲氣庫建設將繼續加速。預計到2025年,中國地下儲氣庫數量將增加至40座左右,總工作氣量有望突破200億立方米,占當年天然氣消費總量的比例預計將提升至8%以上?。中國石油計劃在“十五五”末新投產11個儲氣庫,以滿足2040年儲氣能力建設需求?。
綜上,地下儲氣庫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在能源需求增長、能源安全保障和政策支持的推動下,地下儲氣庫市場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企業也需要應對建設成本高、地質條件限制和環境風險等挑戰,通過技術創新和多元化發展來提升競爭力。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