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我國生物天然氣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
作為現代生物質能的利用形式之一,生物天然氣在能源脫碳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生物天然氣既能補充能源供應,加強能源安全,又能在能源脫碳進程中發揮獨特作用。
生物天然氣是以各類城鄉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經厭氧發酵和凈化提純產生的綠色、低碳、可再生的天然氣,是一種可替代傳統化石天然氣的潛在能源。
生物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能源轉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分析報告,預計至2029年全球生物天然氣市場規模將會達到3960億元,這預示著生物天然氣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生物天然氣通過在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部門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可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從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到2060年,生物天然氣需求量可達近7800萬噸標準煤,相當于2022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4%、非化石能源消費總量的8.1%。
與此同時,發展生物天然氣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帶來的天然氣消費需求,進一步保障能源安全。有報告預測,到2050年,生物天然氣預計可替代傳統天然氣消費量的比例近13%,顯著緩解國內天然氣生產壓力;從進口角度看,到2030年,生物天然氣產量可替代進口天然氣的比例將達到4%,2040年和2050年將進一步增至17%和68%。2050年后,隨著國內供應能力提升,我國有望實現天然氣自給自足,生物天然氣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的角色將從助力降低對外依存度逐步轉向加強國內供應。
得益于沼氣行業數十年的發展,我國生物天然氣在生產技術、工程項目和應用模式上已有一定積淀。但整體來看,我國生物天然氣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仍面臨生產技術待成熟、投資成本高、產業體系待完善等難題。
我國生物天然氣源自于沼氣,原來的戶用沼氣設施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了。但那時規模比較小,主要為了滿足農村生活用能。隨著時代變遷,如今規模化、集約化的養殖業給生物天然氣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空間。
中國沼氣協會預測,在充分利用城鄉廢棄物的基礎上,到2030年,我國生物天然氣生產潛力將超過800億立方米,2060年將超過1800億立方米。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