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10月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到1200萬人,登記失業率降至近年來低位?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從5個方面提出15條具體措施,穩定和促進就業。相關人士指出,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就業壓力仍存在。本次出臺的《意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為確保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業目標任務完成和就業局勢持續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企業和老百姓能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好。
前10月新增就業1200萬
“今年以來,我國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日前表示。
具體來看,核心指標方面:今年1-10月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到1200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萬人。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同比持平。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2%,降至近年來低位。
重點群體就業方面: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穩中有進,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力度加大。特別是前十個月,就業困難人員實現新就業149萬人,同比增加了2萬人。
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方面: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數據顯示,三季度人力資源市場的求人倍率保持在1.25,環比和同比均有所上升。
“總體穩定,但就業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認為,隨著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國內就業結構性矛盾帶來的就業壓力仍然存在,穩就業仍然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就業工作的突出重點內容。
張義珍指出,為確保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就業目標任務完成和就業局勢持續穩定,國務院印發了《意見》,主要有三個方面考慮:一是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要求做好“六個穩”,把穩就業放在第一位。二是積極應對新形勢、新挑戰。三是集聚形成促進就業的合力。
我國就業形勢長期維持基本穩定,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經濟增長較快,可以創造很多新增就業。這些年GDP增速逐漸放緩,但現在仍然維持在6.5%上下,這在全球范圍屬于非常高的水平。相應地,這些年城鎮就業崗位的增量每年都有約1000萬,雖然較高峰時期(超過1200萬)有所減少,但吸納新增就業的能力仍然很強。其二,在城鄉二元結構下,鄉村就業人員向城鎮轉移,在城鎮就業市場需求擴大的時候,轉移的規模就增長;在城鎮就業市場需求增長放緩時,轉移的速度就下降。農村就像一個勞動力的“蓄水池”,調節著就業市場的供給和需求,也使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都維持在較低水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7000多萬農民工返鄉,暫時緩解了城鎮的就業壓力,當2009年經濟形勢穩定下來,他們又進城務工。前幾年經濟增長逐漸減速,農民工總量的增長率也逐漸下降;去年經濟形勢有所好轉,農民工總量的增長率也小幅上升。
因為就業市場的這個特征,短期性的就業指標如失業率、城鎮新增就業都能表現得比較好。對于穩就業工作,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城鎮如何平穩地吸收鄉村就業人員。2017年農民工總量為2.9億人,他們中的一部分需要轉化為城鎮居民;鄉村就業人員約為3.5億人,他們中的一部分需要轉化為城鎮就業。對于勞動者個人而言,需要努力提升技能以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但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就成為了一個基本國情,需要就業模式、經濟模式去適應。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階段,如果模式轉換不能與這種狀況相容,那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會缺乏持續動力。這是我們需要注意到的穩就業工作的“遠慮”。考慮到廣大農民工的普遍特點,與之相適應的經濟模式應該是實體經濟為主,傳統的制造業、服務業占有相當比例。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