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月份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比1月份提高2.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1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2月份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比1月份提高,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中的新訂單指數也比1月份回升,反映國內需求有所改善。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市場預期總體向好。反映消費預期的消費者信心指數,2月份達到126,環比上升2.3個點。制造業PMI中的新訂單指數回升到50.6%,比1月份上升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14日還發布了今年1至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主要數據。
毛盛勇分析,前兩個月經濟運行呈現幾個特點:
——國內需求穩中有升。從投資來看,1至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從消費來看,1至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增速與去年12月份持平;如果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比去年12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從物價來看,1至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平均上漲1.6%,延續了溫和態勢。從就業來看,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1月份略升0.2個百分點。
毛盛勇說,2月份調查失業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春節因素的影響。春節后,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集中返城尋找工作,推高了失業率。另外,根據對全國22個省份用工情況進行的專項調查,八成左右的企業員工返崗率在90%以上,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結構優化態勢持續。從生產端看,如果剔除春節因素影響,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速比去年12月份有所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1%;現代服務業增長勢頭也比較好。從需求端看,民間投資增速較快,同比增長7.5%;高技術產業投資、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分別快于全部投資2.5和13.4個百分點。
——市場預期趨勢向好。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比1月份提高2.3個百分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里的新訂單指數也比1月份上升1個百分點,反映出需求面有所改善。
“總的來看,1至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毛盛勇說。
針對過去幾個季度經濟增速的小幅回落,毛盛勇表示,我國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不必過分關注,要把民生改善、就業保障、居民收入增長、生態環境改善與經濟增長放在一起考慮,保證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