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曉波: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GDP增長貢獻度接近20%?
11月27日,在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曉波透露,2008年至2017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平均每年帶動GDP增長超過1個百分點,增長貢獻度接近20%,遠超產業在總GDP中的比重,有力支撐了高質量發展。
什么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新常態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要讓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幼苗變為大樹,還需要做些什么?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一起看看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幾年的發展。
我國在新一代移動通信、核電、高鐵等領域,研發水平和應用能力明顯提高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前沿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像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都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
“總體來看,我國在新一代移動通信、核電、光伏、高鐵、互聯網應用、基因測序等領域,已經具備世界領先的研發水平和應用能力。”程曉波說。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已有25家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入選世界500強,數量比2008年增加了18家,顯示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重點企業的發展實力。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重點任務。近年來,在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
程曉波透露,近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比上市公司總體高出50%左右,重點領域實現突破,產業競爭實力顯著增強。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規模最大、創新最密集的兩大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實現加速增長,支柱作用進一步增強,綠色低碳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數字創意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高端制造業實現平穩較快增長。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還產生了巨大的輻射作用。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任志武表示,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產生了多方面積極作用。
——引領經濟增長。“十三五”以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延續以往蓬勃發展態勢,2016年和2017年,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部分增速高于同期全國水平40%以上,服務業部分比同期全國整體增速高出一倍左右。2018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和服務業增速仍舊分別比全國水平高出30%。
——引領供給升級。國家引導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數字創意8個產業快速發展,顯著提升有效供給能力。目前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量、新能源汽車銷量、智能手機銷量均是世界第一,2017年我國新增風機裝機、新增光伏裝機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全球市場中的占比分別超過30%、50%和60%。新一代移動通信、新型顯示、基因服務、高鐵和互聯網市場應用普及水平大幅躍升。
——引領企業轉型。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企業升級發展的重要方向,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A股上市公司數量占總體的比重達到42.4%,營收增速比總體高85.3%,研發投入強度比總體高44.7%,利潤率比總體高12%。與此同時,基于創新的中小企業群體,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