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繼續“領跑”新一線城市,前三季度經濟總量破萬億元,位列全國第八位
2018年,對于成都來說,可喜可賀。這一年,成都繼續“領跑”新一線城市,前三季度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位列全國第八位;這一年,成都在世界城市中的排名直線上升,再度躍升2級,至Beta+;這一年,成都又將有兩條市內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居住在新都和雙流的市民可在30分鐘內,抵達春熙路;這一年,成都空港年旅客吞吐量將突破5000萬人次,繼續穩居中國航空第四港;這一年,成都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已達235天,提前24天完成目標任務;這一年,成都全域三級綠道體系逐漸串接成網,累計已建成2112公里綠道……
這些數據,只是成都年終成績單的一個縮影。就在今年7月,成都正式公布了《成都市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劃》,提出積極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加快形成一批過千億、過五千億、過萬億的世界級現代化產業集群。同時,著力發展會展經濟、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文旅產業和生活服務業五大重點領域,到2020年,培育形成會展、金融、物流、文旅、生活服務5個千億級產業。
到2020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公園城市特點初步顯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開創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決心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成都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
此前,全國各大城市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梳理發現,在經濟總量上,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繼續位居全國前四,成都排名全國第八,前三季度經濟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803.1億元。
記者了解到,成都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提質,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定增長,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態勢逐步顯現,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高,民生福祉明顯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0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1%(下同),增速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與全省持平。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12.5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505.0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885.6億元,增長9.1%。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