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截至11月20日,今年一二線城市住宅土地流標高達267宗
中原地產發布報告稱,截至11月20日,今年一二線城市住宅土地流標高達267宗,創最近6年來最高紀錄,同比上漲152%。易居克而瑞的數據也顯示,僅在今年10月,重點監測的336個城市就流拍156幅地塊。
房企拿地預算收緊、土地出讓條件苛刻,被認為是流拍情況增加的主因。除熱點一二線城市之外,三四線城市的土地流拍數量也明顯增加。一些相對不夠優質的地塊“無人認領”,似乎成為今年土地市場的常態。
“很久沒有見到‘地王’了。”北京某知名房企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樓市調控的打壓下,土地市場“平淡”已久,高價地近乎絕跡。以往“眾星捧月”般的搶地場面已非常罕見。不僅如此,流標、流拍的現象明顯增多。
中原地產發布報告稱,截至11月20日,今年一二線城市住宅土地流標高達267宗,創最近6年來最高紀錄,同比上漲152%。易居克而瑞的數據也顯示,僅在今年10月,重點監測的336個城市就流拍156幅地塊。
在中原地產統計的一二線城市中,昆明、石家莊的土地流拍、流標數量都超過了20宗,太原、合肥、寧波也都在15宗以上。一線城市中,北京和廣州分別流拍了6宗和7宗。
按照該機構的統計,截至11月20日,今年三四線城市流標住宅土地906宗,相比去年同期的766宗,上漲了18%。
易居克而瑞的一份報告也指出,今年10月,重點監測的336個城市共流拍156幅地塊,其中66幅為政府撤牌或回收地塊。在其余的流拍土地中,僅昆明就流拍了34宗,成為“重災區”。
在流拍背后,是土地溢價率的不斷下滑。易居克而瑞指出,今年10月,336個城市經營性用地的平均溢價率,已經從5月的接近40%,下降到10.4%,創最近兩年多來的新低。
考慮到樓市調控對企業融資和銷售端帶來的影響,這種情況不難理解。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土地流拍增多的主要原因在于,“房地產企業資金鏈壓力逐漸增大,而一二線城市的限價、限售等政策使得開發商回款壓力越來越大。”
但實際上,流標、流拍情況的增多,并不意味著土地市場轉淡。今年以來,土地市場仍然呈現出量價齊升的局面。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196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3%;土地成交價款11695億元,增長20.6%。以此推算,前10月房企土地購置均價532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6%。
自然資源部下屬的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也指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的住宅地價水平為697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13%,同比上漲10.15%。
上述機構的統計口徑和統計結果各不相同,但均反映出一個“悖論”:一方面,土地交易量價齊升;另一方面,溢價率下降,流拍、流標現象增多。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指出,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延續,預計市場將進一步回歸理性,住宅地價漲幅或將進一步回落。但該機構同時指出,這種情緒并不穩定,“當前樓市庫存去化基本完成,市場出現根本性轉向的趨勢尚不明確,對上漲過快的城市仍需重點關注,堅持整體導向和分類調控。”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