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多地相繼向社會推介了一批PPP項目,規模達數千億
主持人包興安: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明確脫貧攻堅、鐵路、公路和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社會民生等九大領域補短板的重點任務。專家認為,基建投資仍是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工具,預計未來基建增速有望出現反彈。
近期,為了促進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多地相繼向社會推介了一批PPP項目,投資規模達數千億元。
具體來看,為促進天津市民間投資持續健康發展,近日,天津市發改委、天津市財政局集中推介了21個PPP項目,總投資超過1193.43億元,涵蓋了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水利、環境保護、農林及文化等領域;江西省發改委向社會推介了適合社會資本對接的15個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總投資204.67億元;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向社會推介了共36個PPP項目,總投資735.25億元;甘肅省定西市推介了40個PPP項目,總投資537億元;陜西省西安市推介了36個PPP項目,總投資額1689.56億元。
11月1日,從廣西自治區衛計委獲悉,為了更好地規范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發展,推進健康廣西建設,自治區出臺了《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關于促進社會辦醫規范有序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要引導社會資本直接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需求醫療服務領域,舉辦高水平、規模化的二級以上醫院或向集團連鎖化發展。鼓勵各地探索PPP模式辦醫。允許公立醫院根據規劃和需求,與社會力量合作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日前,哈爾濱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將放寬準入條件、放寬外資準入,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清單,拓展旅游養老服務,推進醫養融合發展,打造養老產業集聚區。力爭到2020年,政府運營的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數降至全市養老床位總數的30%以下,全市培育養老服務龍頭企業10家以上、知名品牌5—10個,養老服務和產品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唐川表示,各地向民資定向推薦PPP項目,一方面是響應中央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要求,與地方國資馳援上市民企以及紓困專項債發行形成組合拳;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實現優質項目與民營企業的對接,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民企社會資本在競標項目時的平等地位。
唐川認為,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有助于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優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品質,進而促進地區城鎮化更為全面、穩定地發展,故而,民間資本多參與PPP項目是中央管理層與地方政府希望達到的目的。
“為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未來各地將會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民營資本在各領域進行投資。”財政部PPP專家庫專家、北京榮邦瑞明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彭松表示,PPP作為目前較為成熟,且規范化程度較高、風險相對較低的一種模式,成為民營資本進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最佳途徑之一。民間資本在財政稅收、拓寬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川表示,民營企業在競爭地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方面存在一定難度,而采用PPP模式,民企就可以通過多企業組成聯合體的方式承接項目,從而緩解資本金投入上的壓力,進而可以有效促進民間資本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
彭松認為,目前,民間資本主要是在市場化的引導下進行發展,PPP項目本身的收益率是比較低的,這也是導致民間資本參與度比較低的一個原因。想要提升民間資本的投資積極性,提高PPP項目的落地率,要保障民間投資在合理回報之外,還應有更多盈利空間。因為民間資本跟國企、央企不同,需要有較為穩定且良性的資金積累,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民間資本如果只賺取微利,發展就會很慢,且經不起市場化的“風浪”。
彭松建議,政府要允許民間資本獲取相應的更好的利益回報,要有主動讓利的態度和制度,真正讓民間資本愿意參與進來。政府需要更好地做好前期準備,在搞項目推介會時,盡量做好項目的前期包裝,加強項目投資分析的工作,這樣才能有利于民間資本更好更有實效性的對接。目前的項目在成熟度、盈利水平,包括社會資本參與后如何快速穩妥獲取回報等方面沒有明確政策,這也是即便有項目,但很多民營企業還是在保持觀望態度的原因之一。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