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國內印制電路板行業景氣度較高
據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印制電路板制造行業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企穩回升,PCB行業總產值升至524.47億美元,同比上漲27.22%;2011年至2016年,全球經濟在低速增長中總體平穩,PCB行業總產值各年間小幅波動。我國已逐漸成為全球印制電路板的主要生產基地,國內印制電路板行業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亦日趨明顯。
2008年至2016年,中國PCB行業產值從150.37億美元增至271.2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65%,遠超全球整體增長速度1.47%。2008年金融危機對全球PCB行業造成較大沖擊,中國PCB行業亦未能幸免,但在全球PCB產業向我國轉移的大背景下,2009年后中國PCB產業全面復蘇,整體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2016年中國PCB行業整體規模達271.23億美元。未來五年(2016年至2021年)中國PCB行業產值增速將有所放緩,年復合增長率為3.39%;預計到2021年,中國PCB行業產值將達320.42億美元,占全球PCB行業總產值的比重小幅上升至53.04%。
2017年以來國內印制電路板行業景氣度較高,主要上市公司市場占有率提升,未來PCB行業仍具備較好的發展空間。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PCB產業中心持續向國內轉移以及下游新興領域的需求增長等因素影響,國內PCB產值規模持續擴大,2017年實現280.93億美元,同比增長3.65%;同期國內PCB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市場占有率提升,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92%,增速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未來隨著汽車電子化、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下游新興領域的需求增長以及PCB行業的政策支持,國內PCB行業仍具備較好的發展空間。
受下游需求結構變化影響,傳統PCB產品市場擴張面臨壓力,高端PCB產品在政策支持以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具有較大增長潛力。近年來消費電子等傳統下游行業增長動力趨緩,傳統PCB產品(主要是單雙面板和多層板)的市場需求減弱,且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人工成本增加影響,其價格優勢被削弱,未來該類產品市場擴張面臨壓力;而高端PCB產品(含柔性板、HDI板、IC載板等)技術含量較高,盈利空間較大,未來在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下游新興領域的市場需求推動下,高端PCB產品具備較大的增長潛力。
2017年以來本土龍頭企業集中上市,高端PCB產品產能大規模擴張,未來行業或面臨一定的產能消化風險。2017年以來國內共有8家PCB生產企業進行了IPO,根據相關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及公開資料統計,各上市公司均有明確的產能擴張計劃,擴產方向均為高端PCB產品,其中本土排名第一的深南電路擴產近60%,產能面積最大的景旺電子擴產近37%,明陽電路擴產近30%,世運電路擴產近81%,其余4家上市企業的產能擴張規模亦較大。考慮到電子信息產業產品技術更新較快,若當前擴產相關產品研發技術未能及時更新或者新興領域的市場需求滲透率低于預期,行業或面臨一定的產能消化風險。
PCB生產制造過程涉及多種化學和電化學反應,存在一定的環保風險和安全隱患,日益趨嚴的環保政策及安全整治將對PCB行業產生影響。短期來看,持續收緊的環保、安監督查將對PCB行業產生不利影響,首先環保和安全生產不達標的中小PCB企業,或面臨直接關廠風險,或面臨轉型升級導致的生產成本提高;其次,嚴苛的環保及安監督查亦會減少PCB產業鏈上游原材料的產能供給,導致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對PCB制造企業帶來成本控制壓力。但長期來看,環保政策和安全整治有利于加速企業轉型升級、促進PCB行業的良性發展,行業或進一步向具備資金、技術及環保等優勢的大型廠商集中。
國內PCB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的程度較高,需關注PCB行業可能面臨的匯率風險和貿易壁壘。2017年PCB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平均外銷收入占比超過50%,受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影響,外銷收入產生的匯兌損失較為嚴重,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另一方面,PCB產品外銷區域包含美洲,2018年4月3日美國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中涉及到部分PCB產品,對美出口存在依賴的PCB企業將受到一定影響。
2017年PCB主要原材料覆銅板價格漲幅較大,企業生產成本上升,行業盈利空間被壓縮。2017年以來銅價開始反彈,同時受到銅箔供給被鋰電銅箔分流影響,覆銅板及上游材料銅箔供應緊張,覆銅板價格漲幅過快,產品價格增幅不足以完全緩解原材料等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行業盈利空間被壓縮。
隨著PCB行業變化加劇,未來PCB企業的信用水平將出現分化。具備資金、技術等優勢的龍頭企業在傳統PCB產品增長有限的情況下,能夠通過技術升級、優化產品結構來提升盈利水平,同時借助資本市場提升資本實力,進一步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其競爭能力持續增強,將維持較好的信用水平;在環保政策日益趨嚴、原材料成本上升、傳統PCB下游需求增長趨緩的情況下,一些未能實現快速轉型變革的二線企業,信用級別易出現變遷;而運作不規范、技術工藝水平低下以及環保設施投入不足的小型廠商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未來其信用風險較大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