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產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成為現代服務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地理信息產業,是以現代測繪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綜合性產業。產業發展環境不完善的問題。既包括 GIS(地理信息系統)產業、衛星定位與導航產業、航空航天遙感產業,也包括傳統測繪產業和地理信息系統的專業應用,還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務)、地理信息服務和各類相關技術及其應用。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
1、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穩步增長
2017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繼續保持著較好的增長勢頭。據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利用統計數據測算和大數據分析顯示,2017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5180億元,同比增長18.8%。
2、測繪資質單位數量穩步增加
截至2017年8月底,全國測繪資質單位數量突破1.8萬家,較2016年末增加4.9%,其中,甲級單位數量首次突破一千家。十八大以來,為減少同質化競爭壓力,國家局適度控制傳統業務領域單位升甲,甲級單位數量在增速為6.9%,有所減緩;由于行業內人員、裝備水平整體提升,乙、丙級單位數量增加較快,分別為13.0%、10.7%,丁級單位增速為0.9%,小幅下降。
3、從業人員隊伍不斷壯大
測繪資質單位從業人員數量為46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近40萬人,占比由2012年的66%提升到85%。截至2017年8月,全國取得注冊測繪師資格的人數為13106人。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1、企事業單位實力總體提升
十八大以來,測繪資質單位總體實力大幅提升,平均產值和人均產值分別增加33%、27%,甲級單位更為顯著,分別提升50%、42%。甲級單位完成的產值從262億元增長到529億元,占比從49%增加到57%。
2、民營企業發展迅速
十八大以來,測繪資質單位中民營企業的數量、所屬從業人員、完成的產值大幅增長,在測繪資質單位的占比顯著提高。截至2017年8月底,測繪資質單位中民營企業數量達11264家,占比達62%,但民營企業資質等級相對較低,人均產值19.13萬元,低于資質單位平均水平。
3、百強門檻顯著提高
從中國地理信息協會評選的2017年百強企業中,按2016年測繪地理信息產值計算,最低入圍門檻0.69億元,較2014年提高了0.24億元,最高值為16.2億元,平均值為2.5億元,各項指標均顯著提升。百強企業測繪地理信息產值總計254億元,同比增長27%;占地理信息產業總產值的5.8%,較去年提升0.3個百分點。其中,有30家企業的產值同比增長超過50%。
4、產業集聚態勢顯現
從地域分布上看,京津冀、江浙滬、廣東等地成為主要的地理信息產業集聚地,百強企業、資質單位、人員數量占比較高。從城市層次上看,甲級測繪資質單位主要集中在直轄市、省會以及副省級城市。
地理信息產業是當今國際公認的高新技術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世界各國紛紛看好這一市場,快馬揚鞭,大力發展。早在1990年地理信息系統及其相關產品的世界年銷售額就達到15億美元。目前,全球地理信息產業的年增長率已達35%以上,成為現代服務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地理信息產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并帶來便利。電子地圖、衛星導航、遙感影像,這些地理信息產業鏈上的新生事物正在創造奇跡,效益已經顯現。地理信息系統(GIS)集地球數字化于一身,能裝下整個地球的超量信息,可謂換個角度看世界。目前,全球GIS這一新技術產業的年增長率已達35%以上。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