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體育培訓有著千億潛在市場,但也面臨許多問題
隨著政府日益重視以及家長對素質教育的需求不斷攀升,校園體育教育似乎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近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透露,體育將列為高考考察項目,在中考中也會逐漸增加體育成績權重,直到與語數外主科等值。同時在業界,先知先覺的企業也開始布局。
業界分析認為,相對于其他較為成熟的青少年培訓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的體育培訓有著千億潛在市場。但同時如何切入及做大做強也面臨許多問題。
“未來,學校體育就干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教’,就是要教會孩子們基本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教會專項運動;第二件事就是要‘練’,體育作業、課余訓練要成體系化;第三件事就是‘賽’,學校體育一定要有競賽,要讓孩子至少在班里的比賽中能夠上場,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競賽中去,”王登峰指出。加上年初教育部、體育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可以看出,國家對校園體育教育越發重視,其目標和職能已十分明確。
此前,體育在教育體系中處于尷尬地位,正是因為體育與考試、人才選拔沒有直接掛鉤。而如今,當中考體育與語數外等值、體育納入高考項目之后,應試需求會成為剛需,勢必會帶來體育培訓的快速發展。
盡管校園體育培訓前景樂觀,但近年來,各行各業都在接受新技術的賦能。即便是注重線下練習的藝術培訓賽道也出現了如VIP陪練這樣的在線化公司。但是相對而言,體育培訓賽道就顯得較為傳統,注重的是線下真實的人體體驗和訓練,所以在線化較低。這也導致了雖然十多年前就已經起步的體育培訓行業,如今依然處于早期階段。
而且,校外市場模式與校內市場模式對接存在問題。校外體育培訓市場里主要面向C端客戶,體育教育市場都是學校幼兒園等B端用戶,而校外體育培訓機構以往大多都是To C的業務模式,因此,沒有經驗可以“拿來主義”,真正理解新市場、找到出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摸索。
校園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還存在以下問題急待解決:
1、如何推動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的健康成長。健康理念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轉變,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提出的定義認為 :“健康是指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都完美的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這就是所謂的軀體、心理、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三維一體的健康觀。
2、如何推進校園體育教育的主體由“個業化”向“群體化”轉型,在現代校園體育教育活動中,存在巨大的教育不均衡的狀態。體育教育作為一項惠及全民、全體學生的教育,在實踐中應當把所有學生當做教育教學的主體。
解決當前校園體育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幾條途徑
(一)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全面提高體育教育從業者素質。
《綱要》十七章指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師地位,維護教師權益,改善教師待遇,使教師成為受人尊重的職業。”
(二)合理設置、組織體育教學活動,豐富人文內涵。
校園體育教學活動的設置應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強調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的,注重人在現實中的作用,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人的群體性,強調社會道德屬性而非個人的自由權利,是一種道德化了的人本主義,滲透出校園體育文化獨特的濃厚的倫理特色和人文精神;
(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既是組織實施者,也是教學活動的監督者。體育教育由于其特殊性,量化考核的方式由于學生個體的不同很難得出相應的教育比對結果。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中,采取集體教學、分散指導的方式,使教學活動的受體得到全面的指導和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