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行業現今發展趨勢及行業洞察??
電信運營商運營數據和財務數據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三大運營商共實現通信服務收入9,624億元,同比增長6%。電信業務收入結構繼續向互聯網接入和移動流量業務傾斜。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電信運營商均在其運營戰略中強化互聯網+、流量經營等概念,并積極開拓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業務,以進一步提升其服務客戶的業務能力。
2017年11月,工信部公布5G頻段,這預示著5G的發展逐步進入產業化階段,穩步向商用邁進。預計2018年,三大運營商將開始在主要城市進行5G實驗網,2019年進行規模試商用,2020年正式開始商用部署,資本投資將達到萬億級。
智能手機的發展
在手機購買方面, 近兩年線上線下渠道占比交替領先,2016年線上渠道以51%的占比首次超越線下渠道,而2017年線下渠道則反超線上渠道。另外,數據顯示消費者智能手機更換頻率維持高位,未來一年內有更換手機意愿的用戶占比達到66%。智能手機作為成熟的數字產品已經成為消費者的剛性需求,未來智能手機將延續其在電子產品中的霸主地位,而智能手機應進行何種變革創新,手機應用軟件發展道路如何進一步打開,手機回收市場如何破除冰封,皆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數字化,企業風險管理的新動力
在通信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風險管理作為不可或缺的管控手段和運營管理環節,也要匹配業務數字化的特征,為風險管理注入新動力。風險管理的數字化不同于風險管理的信息化,從德勤企業數字化的四大關鍵要素來看,互聯互通、數字技術、客戶體驗創新和數據洞察四者成為數字轉型缺一不可的要素。然而,對于企業管理而言,數字化風險管理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應有整體的、清晰的規劃。
隨著電信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三大運營商一方面繼續在4G市場開展激烈的競爭,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固網寬帶市場。截至2018年6月公布的運營數據以及2018年上半年財務數據顯示,三大運營商在移動市場和寬帶市場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實現服務收入和用戶數的大幅增長。根據工信部發布數據,截至2018年6月末,三大運營商移動電話用戶較年初累計凈增9,229萬戶,總數達到15.10億戶。3G和4G用戶總數達到12.56億戶,1-6月累計凈增1.25億戶。其中,4G用戶總數達到11.10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73.5%,1-6月凈增1.13億戶。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第二季度通信行業簡報,2018年上半年,電信行業實現通信服務收入6,720億元,同比增長4.1%。
其中,固定通信業務收入1,958億元,同比增長10.0%,在電信業務收入中占29.1%。移動通信業務收入4,762億元,同比增長1.8%,占電信業務收入的70.9%。相比2018年第一季度,2018年第二季度移動通信業務增速明顯放緩,固定通信業務收入則依然保持雙位數的增長,這主要是由于三大運營商相繼推出并大力推廣不限流量套餐以及在價格上給予用戶更多優惠,導致移動數據和移動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速放緩,2018年1-6月,電信行業固定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1,055億元,移動數據及移動互聯網業務收入3,095億元,同比增長率只有12.8%,較去年同期的同比增長率有較大幅度下滑。同時,三大運營商競爭也從4G業務擴展到寬帶業務,固定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連續兩個季度均有超過7%的增長,2018年1-6月電信行業固定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達到521億元,預計下半年主要增長點依然在固定通信業務上。
2017年11月,工信部公布5G頻段,這預示著5G的發展逐步進入產業化階段,穩步向商用邁進。2018年,三大運營商已開始在主要城市進行5G實驗網,其中中國電信已在首批6地(雄安、蘇州、深圳、成都、蘭州、上海)開展5G現場試,預計2019年進行規模試商用,2020年正式開始商用部署,資本投資將達到萬億級。2018年6月26日,中國電信在2018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全球運營商首次發布全面闡述5G技術觀點和總體策略的白皮書。中國電信從運營商自身業務發展、網絡演進和用戶感知的需求出發,在白皮書中完整地闡述了中國電信首創的5G“三朵云”目標網絡架構。為了更明確地引導產業鏈和推動5G發展,白皮書提出了4G/5G協同和固移融合的5G無線網、核心網、承載網的近期和中遠期發展策略。
2018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發布《關于深入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2018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提出為了進一步提升信息通信業供給能力、補齊發展短板、優化發展環境,7月1日起取消移動流量“漫游”費,移動流量平均單價年內降低30%以上。
2018年7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取消國內手機流量“漫游”費,手機用戶的省內流量升級為國內流量(不含港澳臺流量)。三大運營商的這一舉措預計會帶來套餐流量的增加及流量資費的下降;
為避免取消流量漫游費對其下半年移動數據和移動互聯網收入增長帶來壓力,三大運營商想必會采取應對的策略,一方面要整合全國套餐,加強產品和業務的創新,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價格的彈性,通過各種優惠措施適度調節價格,從而增加客戶的使用量,努力降低有關政策對經營業績的影響。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