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20萬噸差別化纖維滌綸長絲生產線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項目概況
1、項目概述
年產20萬噸差別化纖維滌綸長絲生產線建設項目一期工程的主要內容為聚酯裝置和滌綸長絲裝置的建設,一期工程投資總額為71,497萬元。項目建成后,可年產半消光滌綸全牽伸絲(FDY)118,237噸,年產大有光纖維級聚酯熔體47,740 噸,年產大有光纖維級聚酯切片44,023噸。
2、項目實施單位和資金來源
該項目由新民科技組織實施,項目總投資額為71,497萬元,擬投入募集資金43,000萬元,其余部分由公司自籌解決。
(二)項目的實施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1、項目的實施背景
(1)差別化是滌綸纖維未來的發展方向
滌綸纖維具有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用途極為廣泛,特別是滌綸長絲具有許多天然纖維無法比擬的優良特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紡織服裝的個性化趨向越來越明顯,給差別化纖維滌綸長絲的開發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差別化纖維是一種附加值較高的合纖產品,是在結構、性能上有別于常規化學纖維的新品種,可賦予纖維及織物以全新的質感、手感和優良的性能,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2008年我國化纖產量達2,404.61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55.7%,其中滌綸纖維約占83%,達2,004.57萬噸,已具有相當的生產規模。但由于受到科研力量、研發資金、技術條件等多種因素的限制,我國生產的滌綸纖維絕大多數為常規品種,滌綸纖維的功能性差別化產品比重仍較低,新型的、穿著更舒適的細旦、超細旦差別化纖維以及具有阻燃、抗菌、遠紅外、抗紫外等特性的功能性纖維卻一直依賴進口。
開發差別化纖維,提高差別化纖維的比重,能夠有效地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抵御市場風險。對于我國化纖企業來說,加大力度開發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的差別化纖維,既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自身生存的需要。技術創新、開發生產差別化產品,規避常規產品競爭風險仍是我國化纖業發展壯大的惟一出路,也是完成從化纖大國向化纖強國轉變的必由之路。
(2)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差別化纖維
在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05 年本)》將“差別化、功能化化學纖維生產”列為鼓勵類產業。在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和化纖工業 “十一五”發展綱要中,均指出要大力發展“差別化、功能化”化學纖維生產。 2009 年4 月24 日,國務院頒布了《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作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一,《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加快振興紡織工業,必須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進我國紡織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在技術改造方面,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加快多功能、差別化纖維的研發和紡織產品一條龍的應用開發,化纖差別化率由目前的36%提高到50%左右。
2、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1)公司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需要
滌綸紡絲有切片紡和熔體直接紡兩種工藝路線,熔體直接紡工藝相對切片紡而言,省去了鑄帶切粒、包裝輸送、切片結晶干燥、加熱再熔融等工藝流程,具有流程短、能耗和產品成本低、產品質量穩定等優點。
本次項目的實施采用熔體直接紡生產,將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完善產業鏈,降低能耗、節約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公司盈利能力,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2)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的需要
公司以循環經濟為導向,以提高競爭力為目標,以產品差異化、專業化為主線,通過縱向延伸產業鏈,做優做強紡織主業。在產品方面,以資金密集型的化纖原料和以技術密集型的印染后整理為今后發展的方向。 本次項目的實施將使公司滌綸長絲的生產能力由現有的10萬噸增加至20萬噸,有助于公司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提高公司的產品開發能力。
(三)項目市場分析
1、最近幾年我國滌綸長絲快速發展
滌綸纖維具有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用途極為廣泛。工業化生產以來,發展速度一直很快,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滌綸纖維性能的不斷改善,用滌綸纖維或滌綸纖維與天然纖維混紡或交織制成的衣料和針織品深受歡迎,滌綸纖維織物成為產量最大的化纖品種。近年來,我國滌綸纖維產量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產量從2005年的1,270.16萬噸增長到2008年的2,004.57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43%。其中滌綸長絲的產量由2005年的784.83萬噸增長至2008年的1,282.92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7.80%。
2、行業結構調整在加快
我國滌綸長絲行業發展勢頭強勁,但也面臨嚴峻挑戰,在連續多年的高速發展中也暴露了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新產品開發不力、常規產品比重過大、結構失調。《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推出將積極推動滌綸長絲行業產業鏈、供應鏈的整合與發展,加快轉換行業發展模式,淘汰落后產能,強化自主創新。 據中國化纖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09年-2011年三年間,我國將淘汰130萬噸能耗高、效率低的常規滌綸長絲的產能,同時鼓勵發展高性能、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滌綸長絲的產能,從而提高我國滌綸長絲的差別化率。
3、銷售區域更加集中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對滌綸短纖生產企業和長絲生產企業產品銷售流向的統計分析,絕大部分國產滌綸都銷往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浙江、江蘇和廣東等地占到全國的80%以上。盛澤、嘉興作為國內重要的紡織品基地之一,對滌綸長絲產品尤其差別化產品需求量巨大。
吳江市盛澤鎮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是全國最大的真絲產品和化纖織物專業市場,也是全國化纖織物價格形成中心,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給吳江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目前吳江市擁有6余萬臺噴氣織機、12萬余臺噴水織機,每年需消耗270萬噸滌綸長絲,而吳江市現有滌綸長絲生產能力不足200萬噸,原料缺口較大。
本項目擬建20萬噸/年大規模連續聚合裝置及熔體直接紡長絲裝置,產品提供給當地及周邊地區紡織企業,既解決紡織廠的需求,又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紡織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提高紡織產品的功能、品質、檔次。
(四)項目主要內容
1、項目建設規模
本項目主要新增一條日產600噸聚酯連續生產線和288位紡絲生產線。聚酯連續生產線,按“一頭兩尾”,柔性生產體系設計,紡絲設備采用目前最先進的24頭/位的卷繞設備。
整個工程包括聚酯裝置、滌綸長絲裝置、輔助生產設施及公用工程設施,輔助生產設施包括中間罐區、熱媒站、PTA庫、成品庫、維修及綜合庫等;公用工程設施包括碼頭、綜合動力站、綜合給水站及對110/10KV變配電站和污水預處理站的改擴建。
2、產品方案
酯化反應器后分成兩條生產線,其中一條生產線生產纖維級半消光聚酯熔體,接新建8條288位半消光細旦FDY生產線,可年產118,237噸半消光細旦FDY;另一條生產線生產大有光纖維級聚酯熔體,直接送原新民化纖5條大有光細旦FDY生產線,可年產47,740噸大有光FDY,在滿足直接紡長絲的前提下,每年還可生產滌綸大有光聚酯切片44,023噸,可供新民高纖切片紡使用或對外銷售。
半消光細旦FDY長絲,單絲纖度0.5~1.0dtex,適用于仿真絲產品;大有光異形FDY,適用于高仿真、仿毛織物。使用不同的異形噴絲板可生產三葉形、三角形和三異混纖絲等差別化品種,以擴大產品范圍,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