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一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一期)項目
1、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一期)項目。
(2)實施主體:上海長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籌)。
(3)實施地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本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 109,200.00 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總額 90,000 萬元,本次募集資金預計用于高低壓電連接件、動力電池結構件和氫燃料電池雙極板項目的建設。
2、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
(1)響應國家產業政策,服務公司發展戰略
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是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國民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路徑。2019 年 12 月,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征求意見稿),提出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到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 25%左右。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實現較大的產業規模,2019 年實現國內銷量超過 120 萬輛,在未來重要程度還將不斷提升。
另外,2016 年工信部組織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中期(10 年內)以大功率燃料電池與中等容量動力電池的電電混合為特征,實現燃料電池汽車的較大規模批量化商業應用;實現 2025 年 5 萬輛規模,2030 年 10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應用。2019 年 3 月 15 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國家支持政策持續加碼,未來有望迎來突破式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公司開發的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除應用于氫燃料汽車外,還可以應用于航空航天、海運、家用儲能等領域。
依托智能制造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實力,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進行了多年布局,并取得一定的積累,目前已形成了動力電池高低壓電連接件、動力電池結構件、汽車智能門鎖模組、充電槍等產品線。公司擬積極加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投入,擴大新能源汽車業務份額,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升公司整體業務規模、盈利能力及抗風險能力。
(2)把握區域發展機遇,提升業務運作效率
本項目實施地點上海臨港位于上海東南,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的交匯處,距上海市中心 75 公里,北臨浦東國際航空港,南接洋山國際樞紐港。上海臨港地區規劃面積 343 平方公里,是上海重點發展的六大功能區域之一,其中,新能源汽車為重點發力的產業之一。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臨港地區已落地特斯拉、上汽、奔馳等十余家業內頂尖企業,基本形成國產自主品牌、外資頂級品牌與造車新勢力同臺競技的發展格局。
2018 年,臨港地區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 380 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臨港已形成產業集聚態勢,產業生態良好。臨港新片區計劃依托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態勢,進一步強化區域輻射與經濟帶動作用,逐步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因此,在上海臨港設立新能源汽車零組件研發和制造基地,有利于公司把握臨港區域新能源產業發展契機,強化與新能源產業上下游的區域協同作用,提升整體業務運作效率,鞏固和提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業務優勢。
同時,臨港區域所在的長三角地區周邊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眾多,公司于臨港區域設立生產經營場所,有利于公司吸引周邊優質人才,保障公司長遠發展。
(3)就近配套重要客戶,強化公司競爭優勢
2017 年公司與特斯拉首次開展合作,并逐步成為特斯拉新能源汽車零組件的重要供應商,在部分高精度產品占據核心供應份額。2020 年初,特斯拉位于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一期)順利實現投產,并在短時間內實現產能的提升。與此同時,特斯拉已經啟動其超級工廠(二期)工程的建設,并預計 2021 年投產。特斯拉上海臨港超級工廠產能持續提升,將極大地刺激新能源汽車零組件市場需求,并對供應鏈的供應數量、質量、速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特斯拉以外,公司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其他重要客戶,如上海汽車、吉利汽車等,以及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等,其主要生產區域亦位于長三角及周邊區域。公司通過本次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項目的建設,將實現對重點客戶的就近配套,極大地提升公司供應鏈響應速度和客戶服務能力,有利于按照包括特斯拉在內的重要客戶需求進行產品研發和現地化產能布局,維護重要客戶長久合作關系,并帶動公司訂單持續、穩定、快速增長。
(4)行業增量空間巨大,亟需加大產能投入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汽車、油電混合汽車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自 2011 年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始快速起步,2011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 0.84萬輛,到 2019 年產量為 124.2 萬輛,年復合增長率約 74.22%,呈爆發式增長,目前已經形成了較大的產業規模。但與此同時,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依然較低。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 344 萬輛,而傳統燃油車保有量達到 2.5 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滲透率不到 1.4%,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汽車的趨勢依然持續。
根據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到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 25%左右,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實現 5 萬輛規模的商業化運用。據此目標,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未來的五年仍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也將大幅度提升動力電池、電子部件、車身結構等新能源汽車重要組成部分的市場需求,帶動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供應鏈企業的持續發展。
在此背景下,公司目前現有的新能源汽車零組件產能無法滿足未來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存在明顯的產能瓶頸,亟需加大行業投入。
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有利于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及抗風險能力
自上市以來,公司依托產品設計、精密模具設計和智能制造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拓展、完善公司的業務及產品體系,成為一家研發、生產、銷售智能終端零組件、新能源汽車零組件、智能裝備及系統集成的規模化智能制造企業,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為公司重點戰略投入方向,業務收入不斷擴大,過去三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 100%。
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不斷投入,具備良好的戰略意義。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公司業務規模、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東回報能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業務占比的提升,有利于實現公司產業結構的優化,分散市場風險給公司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為公司的經營布局了穩定、可靠的發展方向。
(2)市場空間廣闊,客戶關系良好,產能消化具有扎實的市場基礎
根據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到 2025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 25%左右。據此目標,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未來的五年當中仍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也將大幅度提升動力電池、電子部件、車身結構等新能源汽車重要組成部分的市場需求。以動力電池為例,寧德時代、比亞迪、孚能科技等廠商紛紛擴大動力電池的產能。
根據 Marklines 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未來 5 年全球動力電池行業將持續高速增長,2025 年全球裝機量可達 850GWh,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將達到 262.74GWh。
同時,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多年,與重要整車廠客戶特斯拉、上海汽車、吉利汽車等,以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孚能科技等多家知名企業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或業務聯系,已有的客戶基礎以及目標客戶的不斷開發有力保障公司未來的訂單來源,預計未來公司新能源汽車零組件產品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因此,新能源汽車領域廣闊的市場空間及公司在行業內的良好客戶關系,為本次募投項目產能的消化奠定了扎實的市場基礎。
(3)公司擁有領先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
公司是國內智能制造領域的領先企業,擁有強大的超精密模具及產品制造技術實力。公司硬件實力強大,擁有世界一流的加工和測試設備,包括高速五軸CNC、曲面加工中心、超精密線切割、光學/坐標磨床、鏡面放電等超精密加工設備,影像測量儀、蔡氏三坐標、高度儀等精密檢測設備;公司在連接器、自動化組裝、防水密封等精密制造領域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經營經驗,并在新能源汽車零組件領域,包括高低壓電連接件、動力電池結構件、氫燃料電池等方面具有多年的研發及生產積累,此外,公司自主設計制造的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線使制造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公司的強大的硬件實力、領先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生產經營經驗共同構成了公司精密及超精密零部件加工的能力,為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零組件領域加大投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項目投資概算
本項目投資總額約為 109,200.00 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 90,000.00 萬元。
5、本募投項目涉及的審批、備案事項
2020 年 4 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出具《上海市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證明》(項目代碼:2020-310115-36-03-002046),同意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一期)項目備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生態和市容管理處出具《臨港新片區產業新建項目、改擴建項目評審準入意見表》,同意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一期)項目建設。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