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外貿企業應對挑戰謀求新發展
目前,中國機電外貿企業面臨著原料價格波動上浮、勞動力短缺、國際運力成本上漲、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持續上升等多方面的挑戰。
受全球有色金屬價格上漲的拉動,塑料、銀、鐵皮和銅件等低壓電器行業主要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為行業企業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從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近期對機電外貿企業的調研結果來看,600余家受訪企業中,近三成反映企業利潤受到了原材料漲價的影響。10月份原材料進口量價齊升,銅進口量增速維持高位,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速升至14.9%。
年輕勞動力短缺成為制約制造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大型制造類企業目前只能依靠勞務公司派遣工人,很難滿足公司接單和生產的進度。”機電商會行業發展部總監高士旺表示,隨著工資水平差距的縮小,外來務工人員更傾向于在當地就業。工人短缺極大影響了企業的生產進度,訂單交付一拖再拖。
國際海運費持續上漲甚至翻倍,碼頭缺柜、爆倉、甩柜現象嚴重,訂艙等待時間延長,增加了中國出口企業的貨物交付、出口成本。集裝箱船市場持續低迷,船東現金流和融資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國際貨運量急劇減少。
機電領域貿易摩擦案件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涉案金額大幅上升。“因涉及光伏3起案件及歐盟涉案金額上億美元的2起案件,截至目前,涉案金額已達42.7億美元,相比去年全年的15.9億美元,增幅明顯。”高士旺表示,今年以來,機電商會共處理貿易救濟案件43起(包括6起雙反案件),其中新立原審案件17起(包括4起雙反案件),新立復審案件15起。
“新基建下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公共衛生設施建設、養老社區住房建設,將為機械設備、電器、電子信息等相關產品提供新的市場機會。”高士旺表示,一些外貿企業為適應市場變化,已在互聯網銷售平臺、網上交易會、抖音等平臺搶占先機,及時調整營銷模式,提前布局營銷策略。
云端互動、數據拼單、直播帶貨……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機電出口企業積極參與各種線上展會拓展業務。
高士旺表示,“一些民營企業主動調整業務結構,降低代工業務比重,主導產品研發和市場開發,并通過跨境電商直銷模式,借助亞馬遜等平臺銷售產品,提高企業對終端市場銷售價格的掌控力度”。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