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大數據報告 , 全國多城綜合價格超去年最高價
據了解,2020 年 4 月《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從深圳到全國的房價漲跌格局與對策》 ( 以下簡稱《報告》 ) 顯示,反映全國 24 個核心城市房價總體變化的緯房核心指數顯示,全國核心城市房價出現恢復性回升。今年 3 月,核心城市綜合房價已經高過了今年春節前的水平,同時也高于去年全年最高房價。
據悉,該《報告》為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鄒琳華及其住房大數據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報告》通過最新數據挖掘分析,直面焦點問題,預判新形勢下市場走勢。
3 月核心城市綜合房價超過 2020 年春節前水平
《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大灣區及深圳房價出現結構性上漲。緯房指數監測還顯示,我國另外兩大城市群帶中的環渤海及長三角城市群,近期其核心城市房價并未出現明顯上漲。
《報告》稱,今年 3 月以來,深圳等城市房價率先出現了結構性快速上漲。宏觀層面,貨幣供應環境趨于寬松,有利于樓市的回暖。但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的樓市短期受疫情沖擊較大," 房住不炒 " 方略也面臨一些執行層面的壓力。
《報告》分析,從全國看,全國市場基本恢復,核心城市房價穩中略升,成交量大體恢復。反映全國 24 個核心城市房價總體變化的緯房核心指數顯示,全國核心城市房價出現恢復性回升。今年 3 月,核心城市綜合房價已經高過了今年春節前的水平,同時也高于去年全年最高房價,但是要低于前年中的房價水平。
緯房成交量指數監測顯示,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大體恢復。今年 3 月,10 大重點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指數為 150.8,比去年 12 月的 165.37 僅低 8.8%,基本恢復正常水平。
《報告》指出,一線城市房價較快恢復,二三四線城市房價均較為平穩。緯房城市分級指數顯示,一線城市近 3 個月房價累計上漲 1.47%,漲速穩中略高。近 3 個月二線城市房價累計上漲 0.59%,三線城市房價累計上漲 0.75%,四線城市房價累計上漲 0.28%,房價相對穩定,未因疫情沖擊出現下降。
多數城市房價與交易在受疫情沖擊后都基本恢復
《報告》認為,深圳、東莞等部分城市當前房價較快上漲屬于結構性上漲,并未出現區域性房地產熱。同時,多數城市房價與交易在受疫情沖擊后都基本恢復,房價總體穩中略升,也未出現市場衰退。未來影響短期房價格局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疫情對住房消費需求的負向影響;相對寬松貨幣環境對住房需求及房價預期的正向影響。由于影響因素的區域不平衡性,在疫情不突然消失的條件下,部分城市疫情對樓市的負向影響總體將超過寬松貨幣環境對樓市的正向影響。而另一些城市,形勢則可能相反。表現在房價格局上,則是市場冷熱不勻,漲跌互現。
《報告》預測,在疫情沖擊及寬松貨幣環境的背景下,短期局部上漲或下跌的風險將并存。如果沒有嚴厲的管控措施,深圳的房價結構性上漲很可能擴展成全面上漲,并傳導至其它一二線城市。但是,如果未來宏觀經濟環境沒有及時復蘇或進一步變差,一二城市即使房價進一步上漲也難以持續,最終 " 高開低走 " 的風險變大。三四線城市房價很難出現全局性上漲。少部分經濟基本面受疫情沖擊較嚴重三四線城市,房價也可能出現較快下跌。
《報告》建議,進一步完善一線城市及其周邊衛星城市的住房投資投機管控措施,因地制宜增加限售條款及新入籍購房者社保繳納條件;加強信貸資金用途管控,嚴禁各類消費貸款、非房地產企業經營貸款流入房地產市場;及時有效降低居民家庭短期還款負擔,臨時性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向下重新定價,同時輔以臨時性推遲本金還款或修改本金還款方案等措施;結合集體土地入市改革,促進住房土地制度改革的推進,加快探索宅基地等非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的有序流轉途徑,在增加住房供給的同時降低房價泡沫。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