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推動農藥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和安全環保政策的不斷推進,綠色發展成為農藥企業發展的主路線。農藥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是必然趨勢。日前在南京召開的第四屆中國農藥智能制造制劑工程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作上述表示。
農藥行業進軍智能化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指出,智能制造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方向,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也是農藥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了解,近年來,農藥行業一步步從作坊式生產階段,走向流程型、自動化制造技術的開發和產業階段,逐步邁向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支持下的智能化生產階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環保督查的常態化管理,產業發展的陣痛促使農藥制劑生產不再單純考慮產品的產量,而是著重推動劑型研發和加工技術2條主線同步創新驅動,將人工智能融入到新品研發、制造過程等。
孫叔寶強調指出,一方面,隨著登記費用的大幅度提高,委托加工業規模化發展,更多的新工廠建立,農藥產業的生產形態逐步走向了流程化、自動化開發和生產階段,智能制造將融入到新品研發、創造分銷等過程;另一方面,作為社會普遍認知中的風險、高環境污染的農藥,安全生產和使用將更加依托于自動化、智能化的高科技產業。
目前,農藥劑型向著環境友好型制劑發展,加工技術向著連續化、集約化、自動化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農藥制劑的融入使得制劑加工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拓展。個性定制加工中心、無人車間、機器人自動檢測碼垛等現代化生產方式漸漸進入企業,實現了提升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縮短周期、降低能耗。
智造仍在起步階段
孫叔寶指出,目前,我國農藥行業智能制造整體處于起步階段,技術、人才缺乏,基礎設施薄弱,大數據、云計算尚不能有效利用。企業基本具備生產自動化水平,但大多局限于安全生產、減少勞動力層面,數據采集不能集成處理無法成為決策判斷的依據,驅動智能化受阻;各工作板塊獨立無連接,造成系統多環節調度不靈,產生信息或者自動化孤島,智能化生產空有口號,落地實施較為困難。這些是目前大多數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高級項目經理翟國麗介紹,從2014年開始至今,在國家和行業組織的推動下,農藥行業重點企業智能工廠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停留在數字化階段,尚未突破傳統的應用架構,智能工廠應用仍然處在探索和局部應用階段。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基礎數據采集方面尚不能支持智能化應用的實現,例如自控率、設備完好率較低等,無法支撐智能化應用。
此次智能制造制劑工程研討會,著重推進3方面問題的解決。一是制劑加工企業與裝備單位合作開發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建設符合生產要求的人工智能裝備,實現供需雙方的深度合作;二是向行業內優秀企業看齊,取其精華,為已所用,推動智能制造在農藥行業內的實施,促進裝備制造向柔性、綠色、智能、精細轉變,實現高端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的轉變,打造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新高地;三是實現智能制造在制劑生產關鍵技術上的改進與提升,搭建技術交流平臺,組建專業的、滿足智能制造需求的團隊,協同解決行業共性問題,培育符合企業智能化發展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孫叔寶強調,智能制造、智能工廠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的生產、工藝、IT、自動化和設備等部門通力協作,引入專業的智能制造設計單位,研究智能廠房設計與規劃,制造執行系統,工廠智能物流,生產質量管理,設備管理,能源管理,數據采集、分析及應用等核心要素,才能確保建設具有實效性的智能車間和工廠,這些硬件、軟件的實施需要農藥行業供應鏈系統上的企業群策群力。
各路專家獻計獻策
翟國麗認為,未來農藥企業智能化發展的重點方向是:構建基于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智能工廠(虛擬工廠),即利用CPS系統,構建數字孿生(數字雙胞胎)工廠。從價值目標出發,農藥企業進行智能工廠建設,產出方面可提高5%~20%,成本方面降低10%~25%,通過HSE管理、在線監控與預警、智能應急指揮、風險分析與預測預警可明顯降低事故、環保風險。
翟國麗還介紹了茂名石化、惠州石化等企業的智能工廠經驗。她強調,農藥企業進行智能工廠建設應當關注六大重點。一是提高數采率和自動化控制水平,實現高度自動化的無人(少人)車間;二是智能工廠建設以生產運營為核心,推動生產管控一體化應用落地,提高生產精細化管理水平;三是智能工廠建設統籌生產運營管理、經營管理、決策支持等管理業務,實現一體化運營;四是通過智能工廠建設,實現現有系統之間以及與新建系統的融合,通過系統間的集成,實現管理流程的自動化,支撐一體化運營;五是結合農藥企業自身的業務特點,設計自己的智能工廠建設方案和實施路徑,實現智能工廠投入產出的最優化;六是在企業總體規劃和管控模式框架下,通過智能工廠建設,實現基礎設施水平、生產管理、經營管理、領導決策支持和人員能力的巨大提升。
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解決方案副總經理朱建軍認為,農藥制劑工廠的過程管控要體現對生產質量管控的重要性,要注重5S管理、強化人員培訓和設備的完好性管理。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宋顯珠表示,賽迪研究院作為直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科研機構和產業智庫,將與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農藥領軍企業一起,推進我國農藥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先行”企業介紹經驗
會上,多個企業就智能化建設進行了經驗分享。祥霖美豐生物科技(淮安)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省金表示,該公司建成了高度集成的智能化系統,全廠20余條生產線均采用DCS和PLC遠程控制系統,生產現場做到智能化操作模式,并對各生產線訂單執行進度、設備的運行狀態和能源消耗數據進行智能化采集并實時分析,各生產線均實現瓶檢、盒檢、箱檢三級質量自動化控制,同時配置相應的檢測剔除系統,確保了最終生產的產品100%合格。
安徽華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澤彬表示,華星化工通過建設綠色智能化制劑加工項目、綠色智能化制劑包裝項目以及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制劑生產智能化,促進安全環保管理標準化,實現企業發展綠色化、國際化。該綠色智能化加工中心項目包括草甘膦制劑加工車間和智能化包裝車間。制劑加工車間建設先進的草甘膦水劑及草甘膦顆粒劑生產線15條,其中草甘膦水劑生產裝置12套,顆粒劑生產裝置3套及其生產所需的助劑生產線1條,實現年產能水劑10萬噸,顆粒劑1萬噸,助劑4800噸。
他們利用ERP云管理平臺與生產、倉儲系統集成對接,實現制劑訂單下達、生產、入庫、發貨一體化智能管理,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通過二維碼追溯系統、DCS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公司內部設備、質量?⑽锪稀⒅圃旃痰刃畔⒒チネǎ凰墻⑿〕絳蠐隕RP云管理平臺集成,實現銷售業務全流程管控,建立全面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客戶信息與公司信息共享的平臺管理。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