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銀行業加強合作、整合資源參與“一帶一路”
在日前召開的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2019年年會上,中外銀行界人士紛紛表示將加強協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彌補項目融資缺口、信息共享、第三方市場開發等業務上展開深入合作,在共同解決問題和挑戰的同時創造出共贏機遇。
花旗集團“一帶一路”業務主管李蓓蓓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能夠促進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之間的合作和融通,“一帶一路”也是花旗的一個戰略上的重點。據她介紹,花旗已跟中國幾家大的銀行簽署了“一帶一路”的專門協議,目的是加深優勢互補,更好服務“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和客戶。在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例如歐亞大陸上的哈薩克斯坦、土耳其、俄羅斯、德國、意大利等,非洲的肯尼亞,東南亞的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花旗擁有數十至上百年的豐富運營經驗,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德意志銀行結構性貿易和出口融資中國區負責人錢晨表示,該行已在“一帶一路”方面和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建立合作。“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合作,進一步整合資源、整合經驗。在最后我們也希望能夠為業主為企業為銀行帶來雙贏的結果。對于德意志銀行來說我們在許多地區有近百年的運營歷史,一旦有機會我們會和各方進行合作,聽取他們的意見。”他說。
隨著進一步發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潛力,中外銀行業者也紛紛支招。李蓓蓓說,今年業界重點是第三方市場合作,它核心就是強調在“一帶一路”走到下一階段的時候不光是中資企業走出去,同時更強調中資企業更多的和國際企業合作,所謂的第三方市場就是在一個既不是中國也不是國際企業本國所在的市場上,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能夠展開更多各種供應鏈融資或者是整合合作。
工商銀行專項融資部副總經理趙富軍表示,“一帶一路”項目巨大的融資需求僅僅靠銀行業是不夠的,也就意味著“一帶一路”不僅僅對銀行業是一個機會,它應該是對所有的資金供給者都是一個機會,包括投行、基金、多邊金融機構、出口信貸保險機構(ECA)、保險等。“在這些方面中國的銀行業非常愿意和各方的金融機構合作。”
中外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合作、整合資源也成為論壇熱議的話題。 趙富軍說,中國的銀行對中國的企業非常熟悉,而很多的多邊金融機構會對一些特定市場更為了解。“比如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會對中亞、中東亞地區非常了解,這時候發揮特定金融機構在傳統市場的優勢,以及中資銀行對于中國企業深入了解方面的優勢的整合。在此方面還有很多的資源和空間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