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行業智能化成重點
近期,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劉挺出席“家電產業上下游協同推進會暨中國家用電器核心零部件—智能傳感器及智能芯片應用高峰論壇”時表示,目前智能傳感器和智能芯片的大規模應用,促進家電產品和技術朝著節能、健康、舒適的方向快速發展。這不僅是家電行業內生動力的發展需求,也是今后一段時間人民美好生活的強烈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中國制造2025》也要求“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托中國品牌,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完成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戰略任務”。
截止2015年底,空調城鎮每百戶保有量為114.60臺,在大家電品類中僅次于彩電,而農村市場方面,2015年底我國農村家庭空調、冰箱、洗衣機及彩電每百戶保有量分別為38.80、82.60、78.80及116.90臺,提升空間更為可觀。
劉挺表示,我國早已是名副其實的家電制造大國,今天的家電行業也已不再是簡單的組裝制造,很多企業逐漸掌握了核心技術,市場化程度高為關鍵技術提供了巨大的應用空間。
隨著家電產品朝著高度智能化、變頻化、綠色節能、安全的趨勢發展,家電產品上正越來越多使用傳感器和芯片,比如冰箱產品中使用的傳感器包括流量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等五種,空調中使用距離傳感器、觸摸傳感器等七種不同傳感器。
“進入十三五期間,我們更加追求中國家電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在由大到強的轉變過程中,中國家電還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持續發力、尋求突破:一是培育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品牌,二是加強在國際舞臺上的標準話語權,三是更多的投入核心零部件及材料的研發。”劉挺說。
他認為,以智能傳感器和智能芯片的應用為基礎,家電產品和技術正朝著節能、智能、健康、舒適的方向轉變。為了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加大力度研發中國自主生產智能傳感器及智能芯片,推進家電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勢在必行。
“站在新起點,我們既有國內消費升級帶來的巨大機遇,也要直面依然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劉挺表示,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將積極的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融合,共同推動家電行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