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行業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分析?
商業地產,顧名思義, 作為商業用途的地產,故又名做商鋪地產。以區別于以居住功能為主的住宅房地產,以工業生產功能為主的工業地產等。商業地產廣義上通常指用于各種零售、批發、餐飲、娛樂、健身、休閑等經營用途的房地產形式,從經營模式、功能和用途上區別于普通住宅、公寓、別墅等房地產形式。以辦公為主要用途的地產,屬商業地產范疇,也可以單列。國外用的比較多的詞匯是零售地產的概念。泛指用于零售業的地產形式,是狹義的商業地產。
過去十年多以來,我國商服用地一直都占到房地產用地出讓30%上下的比例。這個比例和社會真實需求是不匹配的(即使考慮開發商的確有自持物業不對外出售的情況)。商品房銷售中,商業物業的銷售占比一直都只在10%左右。
隨著國家經濟的轉型,商業地產市場也隨之變化。在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企業戰略調整、消費者需求升級、網絡零售對行業的沖擊與推動,逐漸促成了新零售時代的到來。作為未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新發動機,零售商業市場將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型,會帶來行業更健康的發展。
辦公樓市場熱點正向二線城市擴展,中資企業對辦公樓的需求明顯比外資強勁。新的金融、信息科技、消費服務業、電子商務及互聯網金融等的快速發展也成為辦公樓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酒店市場總體趨穩,高端酒店市場緩增,中端酒店市場發展迅速,旅游經濟發展為旅游酒店及客棧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
商場不僅受到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消費增速放緩,奢侈品消費長低落的系統性沖擊,也受到了互聯網對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物理空間的實體體驗功能日漸重要,購置行為,尤其是支付本身則越來越不依賴于實體空間。盡管商業企業紛紛試圖切入O2O領域,但互聯網畢竟整個減少了購物消費的需求。
與此同時,服務和體驗在商辦物業的運營中日漸重要。圍繞餐飲、健康、美妝、兒童等娛樂體驗式業態改進招商品牌和運營重心,已經成為了商業地產商的共識。企業不斷追求增加更時尚、更有趣、更新奇、更富有探索性的商業元素,以吸引更多人流。
隨著電商等業態的興起,沖擊了商業地產的價差模式,價格競爭方面線下已經不具備優勢,線上無法提供的休閑娛樂體驗逐步成為線下商業發展的重點。
電商沖擊之下,購物中心以其大體量、多業態、優體驗表現出了強大競爭力,被視作線下零售的“避風港”。但同質化嚴重是弊端、競爭恐在所難免。未來購物中心將朝四大方向發展:1、品牌化、連鎖化;2、主題化、差異化;3、精細化;4、新奇化、智能化。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