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計智能化和渠道的增量布局是行業的發展方向
我國每年因為血壓升高而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高達200萬,直接醫療費用每年至少達366億元。高血壓日益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最常見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家用電子血壓計, 主要是用于家庭。家庭醫療保健已成為現代人的醫療保健時尚。過去人們測量血壓必須到醫院才行,而今只要擁有 了家用電子血壓計,坐在家里便可隨時監測血壓的變化,如發現血壓異常便可及時去醫院治療,起到了預防腦出血 、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猝發的作用。
五大趨勢來分析智能血壓計
1.準確性有待改進
首先,智能電子血壓計的準確度一直是使用者最關心的問題。目前國內電子血壓計廠商對于血壓計準確性認證的重視程度不高。目前經過該機構做過臨床準確性驗證的產品僅十余款。在行業環境影響下,智能電子血壓計的準確性亟待改進。現行醫院對病人的管理體制,以及醫生繁重的工作量,都是阻礙智能電子血壓計在三甲醫院推廣的現實問題,普及要另辟蹊徑。
2.軟硬件難兼容
接口不統一也是智能血壓計研發者的一塊心病,導致企業和消費者兩頭受堵。目前不同廠家生產的智能血壓計只能接入自行設計的軟件平臺,導致平臺重復建設,各平臺還要分別請專業醫生分析使用者傳輸的數據,無形中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攤大餅的結果是企業精力過于分散,難以集中精力搞產品研發,阻礙產品在準確度等性能上精益求精。
3.未來打破壁壘實現專業化服務
醫療器械廠商不能做好醫生的事。遠程血壓管理系統的設計應該有醫學技術人員,IT、通訊技術、硬件研發等各方面專業人士的跨界合作參與,這樣就能夠避免整個系統的結構、功能、測量設備和后臺醫學邏輯判斷發生沖突,使管理系統更加符合相關高血壓防治指南和臨床診療規范的要求。
4.行業極需可持續贏利模式
為培育市場,目前很多智能血壓計生產企業不計成本賠錢賺吆喝,免費讓血壓波動期病人體驗智能血壓計的便利性。但免費提供的產品數量有限,不能滿足所有需求病人。將來,軟硬件兼容、服務平臺實現統一后,可以預見血壓計的成本將大幅下調。即便屆時智能血壓計仍未被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高血壓病人考慮到實際需求仍會自行購買。智能血壓計的普及會推動生產企業實現贏利,贏利模式的形成勢必會促進產品品質的提升。
5.患者關心智能化帶來的便利
我國正在積極布局大健康產業,包括醫療服務、醫藥保健產品、營養保健產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閑保健服務、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迎來了發展機遇。再加上目前國內智能醫療市場發展態勢迅猛,在智能醫療及醫療信息化方面,除來自新醫改的投入外,醫院自身資本及VC、PE都將促使智能醫療硬件的快速發展。
智能化和渠道的增量布局是行業的發展方向。從產品端來看,以血壓計和血糖以為例,雖然老一代的產品仍然在市場上銷售,但是新一代的智能化產品擁有小型、迅速、便捷、數據記憶溯源可視化程度高的優勢,更加迎合現代人群的使用場景。患者可通過一系列的可視化數據搭配醫療機構的專業分析來調整治療策略,實現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優化。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