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發展和節能環保促進化肥行業轉型
化肥行業近年來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農產品品質、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日前在北京舉行的化肥行業智能化應用交流會上專家表示,化肥行業相關企業要充分利用智能化先進技術,加快創新行業發展模式,以生產制造的智能化管理,促進化肥行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據了解,我國傳統化肥行業仍然存在產品配方不合理、生產管理效率低下、農化服務模式尚不完善、銷售模式單一等生產制造和服務方面的問題,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
在國家大力推行智能制造背景下,化肥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成效顯著,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涌現出多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
化肥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支撐,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以來,我國化肥總量保持快速增長,氮肥、磷肥產能、產量及消費量已居世界首位,并實現自給有余;鉀肥生產躍居世界第四,自給率大幅提升。其中:氮肥總量年均增速4.5%以上,2014年產能6000萬噸(折純N,下同),產量4553萬噸,尿素實物產量6593萬噸;磷肥總量年均增速1.6%,2014年產能2350萬噸(折100%P2O5,下同),產量1708萬噸,磷銨實物產量3880萬噸,復合肥實物產量6500萬噸;鉀肥總量年均增速14.7%,2014年產能677萬噸(折100%K2O,下同),產量552萬噸,自給率提升至50.3%。
我國化肥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產品結構與農化服務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高,硫、鉀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等。
我國化肥行業已經到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通過轉型升級才能推動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和優化原料結構、推動產品結構和質量升級、提高創新能力、提升節能環保水平、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我國化肥行業由大變強。
化肥行業轉型升級重點措施
(一)著力化解過剩產能。一是嚴格控制新增產能,不得盲目擴產。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把環保關、能耗關;對生產經營存在困難較多、產能利用率和銷售利潤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企業,逐步引導主動退出。三是鼓勵引導企業兼并重組,形成上下游一體的產業體系及橫向跨行業的肥化企業聯合,組建多產業結合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公司,通過市場化整合,實現企業多元化發展,促進傳統肥料生產企業二次加工向消費地轉移,退出部分中小企業傳統肥料產能;四是推動產能向能源產地特別是具有能源優勢的棉糧產地集中,逐步與煤炭和電力實現一體化生產。
(二)大力調整產品結構。一是鼓勵開發高效、環保新型肥料。二是依托產業優勢開發、打造碳一化工、精細磷化工、濕法磷酸精制及深加工等新的產業鏈條,在發展新型肥料的同時,利用現有資源,加大對煤化工、磷化工、鹽化工、氟化工、鉀精細化工等產品的開發力度,拓展產業領域,延伸產業鏈條,構建化工多聯產板塊;三是大力拓展工業應用。
(三)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一是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約行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關鍵技術與裝備。二是組建一批引領行業技術創新的研發合作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依托骨干企業凝聚產學研各方力量,形成有效的行業科技創新體系。三是培育一批創新型示范企業,以全面進行大型先進裝備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率先形成“堅持化肥、走出化肥”的特色產品結構、產品成本和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具有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和長足的發展后勁四項要求作為示范企業標準,帶動行業加快科技創新。
(四)著力推進綠色發展。一是嚴格節能減排標準,全面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二是加大資源回收利用和廢棄物綜合利用,做好磷礦資源中氟、硅、鎂、鈣、碘等資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磷石膏制高端石膏產品等。三是開發推廣節能減排先進技術。
(五)積極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一是鼓勵行業協會、化肥生產、流通企業聯合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積極開展“互聯網+農資”活動,提供農化服務信息、進行在線展示展銷和推廣,利用農資電商等新型業態和商業新模式促進行業發展。二是推動行業大數據應用。三是建立健全行業監督及產品追溯系統。采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物品編碼等信息技術,建立產品追溯數據庫,杜絕假冒偽劣,提升企業品牌效益。四是建好智能工廠示范工程。圍繞生產管控、設備管理、安全環保、能源管理、供應鏈管理、輔助決策等方面開展智能化應用,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安全運行能力、應急響應能力、風險防范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五是加快大型化肥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通過對化肥企業能源生產、輸配和消耗實施動態監控和管理,優化化肥企業能源管理流程,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節能降耗、綠色發展。
(六)加強農化服務。一是加快轉變經營理念。二是推進專業化農化服務體系建設。三是創新農化服務模式。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根據作物種類、種植方式、耕種群體的變化,分別推出現場配制、大戶定制、大配方小調整等不同的商業服務模式,并通過電商平臺開展跟蹤服務,贏得信譽。
(七)借力“一帶一路”戰略拓展國際市場。一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化肥資源短缺的國家投資建廠、設立研發中心,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轉移輸出部分優勢產能;二是完善尿素、磷銨出口和硫磺、可溶性鉀鹽進口協調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努力培育進出口主體,提高國際市場話語權;三是加快境外鉀肥基地建設,鼓勵企業在有資源條件的國家采取包銷、參股控股、勘探開發等多種方式建成一批鉀肥生產基地。通過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化肥行業“走出去”步伐,構建互利雙贏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通過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等專項資金(基金),支持和引導化肥企業轉型發展;二是鼓勵社會資金,通過參股、入股或設立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產業基金等模式,積極參與行業轉型升級;三是積極研究化肥企業國際產能合作的相關政策,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