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術全方位保障公路貨運在途安全
公路貨運安全與交通基礎設施、貨車車況、駕駛司機、運行時間、貨物裝載、氣象條件等因素緊密相關。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與貨車運行相結合,通過危險預警、風險預判、全程監控等智能化技術手段,預判道路情況、自動監控車輛異常、干預危險駕駛行為、給予危險因素預警,將保障公路貨運尤其是冷鏈、危險品等專業化運輸的在途安全。
基于駕駛員超速、急剎車、急加速三項危險行為,可以有效識別事故高發路段。報告數據顯示,京港澳高速公路的衡陽市路段危險系數最高,連霍高速公路三門峽市路段、大廣高速公路贛州市路段次之。報告還分析指出,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貨運車輛中,司機最易犯困的時間段是5:00—8:00和14:00—17:00,此時出行尤其要注意提高警惕。
從司機駕駛行為上看,2016到2017年,公路貨運行業單車千公里超速次數持平,急剎車、空檔滑行、緊急事件次數則有所降低,整體安全評分從45提升至51。尤其在危化品、冷鏈等專業化運輸方面,數字技術應用帶來的安全管理價值凸顯。報告數據顯示,從2017年4月到12月,危化品道路運輸風險車輛占比大幅度下降,從6%降低至不到1%,高風險次數和中風險次數均明顯減少。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