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社會物流總額204.1萬億元,同比增長6.7%,較比去年回落0.2個百分點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網站消息,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發布前三季度物流運行情況分析報告。
報告稱,三季度以來,宏觀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變的發展格局,但經濟內生動力依然較強,物流運行變中有進,社會物流總需求基本平穩,增長動力持續轉換,物流運行繼續朝向高質量方向發展。物流降本增效持續推進過程中,運輸環節物流費用增速穩步回落,但保管環節成本水平有所上升,顯示出當前宏觀經濟仍處在結構調整攻堅期。
(一)物流總需求增勢基本平穩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前三季度全社會物流總額204.1萬億元,接近去年前十個月的206.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增速與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前三季度工業品物流總額184.5萬億元,可比增長6.5%;大宗商品進口強勁增長,帶動進口貨物物流需求較快增長,前三季度進口貨物物流總額10.5萬億元,現價增長14.1%,可比增長3.6%,可比增速回落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與民生、綠色經濟相關的物流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可比增長27.3%;節能環保和低碳經濟對再生資源物流需求日益提高,前三季度再生資源物流總額可比增長11.8%,增速較上半年提高8.3個百分點。
(二)物流增長穩中趨緩
物流業景氣指數,前三季度平均為53.1%,比去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三季度平均為51.6%,比今年上半年均值回落2.3個百分點。
從電商物流指數看,總業務量指數和農村業務量指數也有所回落,反映出電商物流業務量需求總體呈放緩態勢,與消費統計數據走低基本一致。前三季度,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平均為134.3點,比去年同期回落4.1個點。其中,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平均為132.2點,比去年同期回落11.7個點。
從公路物流市場來看,一方面優化運輸結構政策推進,以及鐵路分流加劇、環保監管力度加大,國內不同地區和路線的運輸需求將進一步調整;另一方面由于宏觀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現有物流總需求難以出現明顯增長,從數據上看不論是重貨還是輕貨,整車還是零擔,重要節點還是關鍵線路,運價指數均有所回落,反映出公路物流需求穩中趨緩。中國公路運價指數自6月份開始,連續四個月環比回落,并持續保持在100點以下。
(三)物流發展動力持續轉換
前三季度,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物流需求結構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突出表現在物流發展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加快,發展的均衡性在增強。前三季度工業品物流總額184.5萬億元,可比增長6.5%。分行業來看,高新技術和裝備制造業物流需求保持領先,醫藥工業物流、計算機工業物流總額增長超過10%,顯示物流發展動力在持續轉換。
(四)運輸環節降本增效顯現
前三季度社會物流總費用9.5萬億元,增長8.6%,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分環節來看,運輸環節物流成本水平穩中有降,但保管環節成本有所上升。
全年走勢預判
從世界范圍看,四季度需求放緩或將成為普遍問題,全球資本流動性收縮、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貿易摩擦升級或導致全球投資和貿易下滑,全球經濟增速有可能進一步放緩。10月1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了全球和主要經濟體2018、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并認為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和新興市場壓力是增速放緩的重要原因。考慮我國外貿依存度穩步降低,盡管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對我國產生一定影響,但我國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足、內生動力強,四季度經濟增長但仍具備平穩運行的基礎。因此,四季度物流運行關鍵還是要看國內,仍需要在堅持穩中求進中持續關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如基礎建設投資下滑,消費增速回落,需求整體偏弱以及小微實體資金緊張狀況加劇、營商環境不穩定導致企業信息不足等問題。
從重點行業來看,隨著“一帶一路”、“走出去”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與世界其它國家貿易廣度和深度不斷增強,貿易便利化、通關、電子商務以及投融資合作等日益頻繁,中西部地區以及國際物流需求將成為新的增長動力。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重大機遇。初步預計,全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增長6.5%左右,與批發零售、網絡零售及城市配送相關的商貿物流總額增長7%左右。從結構上來看,電商物流、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快消品、食品、醫藥等商貿物流業務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在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帶動下,跨境商貿物流也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