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02GW,同比增長超過37%?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02GW,同比增長超過37%,累計光伏容量達到405GW。其中,我國新增裝機量53GW,同比增長超過53.6%,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裝機達到130GW,連續3年位居全球首位。
不過,就出口情況來看,同樣根據中國光伏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份-11月份,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額僅為94.5億美元,較2016年的96.8億美元,出現了小幅下跌。
出口仍然保持向好態勢
除了上文提及的我國乃至全球新增光伏裝機情況外,日前,相關研究機構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受可持續發展計劃的推行以及可再生能源成本競爭力的提升影響,全球企業在2017年簽署的清潔能源購電協議總量創下歷史新高。
盡管在我國,企業直接采購可再生能源的仍然較少,甚至大部分企業并不了解能源采購概念,但在國際上,這種“由第三方負責開發,且第三方開發商均與特定的承銷商就這些光伏發電項目簽有長期的供電合同”的模式,被認為是電力市場改革的方向之一,也是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有力支撐。
在此基礎上,近年來,企業采購清潔能源總量大幅提升。上述報告顯示,自2008年以來,全球企業共簽署了近19GW的清潔能源購電協議,這一數字相當于葡萄牙全國的裝機容量。值得注意的是,19GW的購電協議中有76%在2015年及之后簽署。
總體而言,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乃至清潔能源市場仍然處在強勁增長之中,且絕大多數的研究機構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判斷都十分積極。
此外,盡管2017年我國光伏組件出口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根據日前相關媒體援引海關出口數據報道顯示,2017年1月份-12月份我國累計出口組件約37.9GW,根據這一數據,2017年光伏組件出口量較2016年的21.3GW增長了約16.6GW。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第四季度,我國光伏產品對美國出口出現了激增。業界分析,為了避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的30%的進口關稅,去年第四季度美國客戶大量從中國進口光伏產品,使得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對美國客戶的光伏組件交付量幾乎是前三個季度的12倍。
全球清潔能源市場不斷擴大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1月份-11月份,我國光伏產品月均出口額為11.9億美元。
細究其中,光伏產品中,硅片出口市場主要在我國臺灣、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韓國,對這5地區/國家的硅片出口額占比超過了90%。而在單晶硅片出口方面,其出口占比較2016年有所增加,由30%提升到了38.6%。
電池片出口呈現逐漸增長趨勢,市場主要集中在印度、巴西、韓國等國家;組件出口市場,印度、墨西哥、巴西、阿聯酋等新興市場逐步擴大;對美由于“201”條款,2017年8月以來出現出口環比大增現象。
在多晶硅方面,我國每月進口量均超過1萬噸,月均進口量為1.3萬噸,9月最高達到1.75萬噸。下半年多晶硅價格持續升高。
全球光伏市場的蓬勃發展得益于中國光伏的不斷壯大,同時更得益于技術的進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近兩年電池片轉換效率提升已經從過去的0.3%-0.5%提升到現在的1%以上;單晶產業化已經從去年的20%提升至現在的21.3%,多晶也從18.5%提升至19%以上;P-PERC最高轉換效率不斷突破,其中,晶科達到23.45%,隆基達到22.7%。可量產化的技術:選擇性發射結、正面氧化、細線印刷、MBB、優化LBSF圖形及漿料,預計PERC電池量產效率可達到24.2%的水平。
2016年,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了中國與美國的創新實力對比報告,通過分析中國和美國在生物技術、醫藥開發、互聯網軟件與服務、電氣設備等33個行業的創新表現后得出:過去幾年,中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優勢已全面超越歐、美、日、韓等世界各國,遙遙領先全球并一騎絕塵。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歷盡曲折。2007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國,雖產能巨大,但苦于“兩頭在外”而掣肘于人,為行業發展埋下了巨大隱患。2011年末,受歐債危機爆發影響,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和遭受歐美“雙反”調查,全球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速放緩,我國光伏制造業陷入階段性產能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全行業陷入虧損。直到2013年,受益于國家相繼出臺的產業扶持政策,我國光伏產業才逐步回暖
一直以來,社會上對于國內光伏發展快了還是慢了爭議不斷。回顧2012年,在全球光伏市場經歷“世紀寒潮”之時,國內絕大多數光伏企業陷入低迷,尚德、LDK等一大批國內優秀企業遭受毀滅性打擊。即便如此,當年光伏市場的總體增長仍超過20%。事實上,2000年至2016年間,全球累計裝機從1.25GW增至304.3GW,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0.98%。
業內專家指出,光伏是全球能源革命發展的必然方向,但許多人對其高速發展一直處于“近視”或“弱視”狀態,這就好比家長只要求孩子考60分,但孩子爭氣了努力了考100分甚至120分回來,反而被指責其“進步太大太快”,要給予批評和控制,這樣的邏輯顯然站不住腳。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