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醫療器械44.76億美元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與我國醫療器械貿易額達到63.61億美元,與同期相比增長7.70%,占我國同期對全球醫療器械對外貿易總額的15.12%。其中,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療器械出口額44.76億美元,同比增長4.9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療器械進口額為18.86億美元,同比增長14.75%,貿易順差25.9億美元。貿易競爭指數為0.4,表明中國制造的醫療器械產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藍皮書顯示,自2013年“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被提出以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我國醫療器械產品需求增加,尤其2013~2014年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趨勢。2016年,全球經濟復蘇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導致國家市場需求不振,也使得我國醫療器械對外貿易增長明顯趨緩,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療器械產品出口有所下降,出口額同比降至近五年的最低點。從出口數量和價格來看,近五年,出口數量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但是出口市場競爭在加劇,主要表現為出口數量的增長,無法彌補價格下降后產生的出口金額的降低。2017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醫療器械產品出口額同比微增,改變了2016年“量增價降”的市場競爭趨勢。
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對“一帶一路”沿線出口的4個主要地區是東南亞十一國、西亞十八國、南亞七國和中東歐十六國,這4個地區進出口份額約占“一帶一路”市場的90%。尤其是東南亞十一國,貿易額已占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的41%。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出口中,增長最快的是中東歐十六國,同比增幅達9.12%。進口增長最快的是蒙古、埃及和獨聯體四國,同比增幅達829.52%和30.55%。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方式是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其中一般貿易出口額為30.59億美元,占到68.34%;加工貿易出口額為5.69億美元,占12.71%,而且以進料加工方式為主,小部分為局部的邊境小額貿易。
2017年,我國共向6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醫療器械,出口額44.76億美元,同比增長4.98%。從具體國家來看,前五位市場為印度、俄羅斯聯邦、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出口額16.88億美元,占我國出口總額的37.7%。出口前十大市場金額為28.43億美元,占比達到63.5%,其中對印度、俄羅斯、越南、波蘭、泰國、印度尼西亞、沙特和土耳其的市場出口額有不同程度增長,新加坡和菲律賓市場出現負增長。2017年我國對印度出口醫療器械最多,出口額5.56億美元,占12.4%,遠高于其他國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以來,中俄雙邊貿易企穩回暖的良好勢頭更加明顯,出口金額同比增長5.05%,較2016年同期增長12%以上。
從具體產品看,出口前五位的產品為:其他注射器、針、導管、插管及類似品,按摩器具,不銹鋼制洗滌槽及臉盆等衛生器具,其他矯正視力、保護眼睛或其他用途的眼鏡、擋風鏡及類似品,其他鋼制衛生器具(包括零件),出口額累計4.02億美元,占到醫療器械出口總額的31.32%,出口金額占比均超過5%。主要出口產品多為低附加值的醫療器械產品。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