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22年全球智能制造的產值將達到1.51萬億美元左右
近年來,伴隨著以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互聯網應運而生,并推動著全球工業體系的智能化變革。智能制造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
智能制造產業鏈涵蓋智能裝備(機器人、數控機床、服務機器人、其他自動化裝備),工業互聯網(機器視覺、傳感器、RFID、工業以太網)、工業軟件(ERP/MES/DCS等)、3D打印以及將上述環節有機結合的自動化系統集成及生產線集成等。全球范圍來看,除了美國、德國和日本走在全球智能制造,其余國家也在積極布局智能制造發展。
目前,我國制造業的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擁有世界上最為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全球價值鏈的重要參與者。然而,總體來看,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特征明顯,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資源消耗大,低端產能過剩,高端供給明顯不足,產業整體仍處于全球制造業鏈條的中低端。在當前國內發展動能轉換和國際競爭加劇的形勢下,發展智能制造,是實現工業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
全球智能制造行業規模分析
智能制造裝備是智能制造的主要體現載體智能制造裝備涉及的工業機器人、3D打印設備、數控機床、智能控制系統、傳感器等主要行業,產業規模實現快速增長。根據工信部的統計,2010年以來我國制造業產值規模占全球的比重在19%-21%之間。2016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產值規模達12233億元。
智能制造裝備跨國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及日本工業化發達國家中,且產業集中度高企。
以智能控制系統為例,全球前50家企業排行榜中74%為美德日企業,入榜企業最多的是美國和德國,各有13家,其次是日本有11家企業,其后相對居多的國家是英國和瑞士,其中,排名前10位企業中有半數是美國企業,其企業競爭力可見一斑;在50家企業收入總額中,44%為前5家企業據有,第1位企業的收入是第10位的4倍、第50位的51倍,50位企業的收入中位是第14位企業,可見行業巨頭企業壟斷之勢。
結合當前全球智能制造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保守估計未來幾年全球智能制造行業將保持10%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預計到2022年全球智能制造的產值將達到1.51萬億美元左右。
在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里,無論是在金融互聯網、車聯網還是智能產品開發和應用領域,隨著客戶對智能產品體驗需求的不斷擴大,智能產品市場也將逐步走向規范化和秩序化,價格體制更加透明,競爭機制更加有序。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