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業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飛機可分為飛機機體、發動機和及機載設備三大部分,機載設備在飛機價值中占比30~40% 。機載設備是指完成飛行任務、作戰任務以及為保證飛行員與成員安全而安置的、有獨立功能裝置的總稱。從飛機制造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機載設備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統計和估算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 500 家飛機機體、發動機及其結構部件制造商,而航空機電設備制造商超過了 1270 家。
機電系統是飛機上結構布局最復雜、體積重量最大、保障費用最高的龐雜系統。航空機電系統包括了飛機上除機體、發動機、掛載武器和航電系統之外的其他幾乎所有系統,涵蓋面非常之廣,包括燃油系統、機輪剎車系統、防護救生系統以及所有二次能源(即電能、液壓能、氣壓能和機械能)等。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除美國以外的最大的民用飛機市場,過去 5 年航空客運量激增95%。根據預測,未來 20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民用飛機增長最快的地區,根據預測,未來 20 年,中國將需要 6330 架新飛機,總價值約為 9500 億美元。機電產業在民用飛機中的產值占比一般為 20-30%,我們按 25%測算,則航空機電設備和系統的價值約為 2375 億美元。如果考慮與之配套的維修、轉包生產等,總規模達到3000 億美元,每年平均為 150 億美元,接近 1000 億元規模。
根據2016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促進通用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我國通航的發展目標是“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年飛行量200萬小時以上,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統計數據顯示,在成熟的通用航空產業價值鏈模型中,通航作業占到40%左右,通航制造業占到30%左右,通用航空維修業占到20%左右,飛行培訓占3%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模型分析,未來5年,我國通用航空制造業規模將保守估計將達到3000億元。這是一個千億級別的新興市場,作為行業領先者或者先入者,應都能分得一份蛋糕。
從短期來看,全球通航制造業已經度過了快速發展期,自2009年開始趨于穩定。但作為通航新興市場的中國,不管是通用航空器保有量還是通用航空器全球占比,近10年都保持逐年增長的態勢,成為帶動全球通航業發展的新力量。現階段來看,相對于固定翼飛機,直升飛機在我國通航領域中發展較快,應用行業也較廣,市場空間較廣。而未來,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能源飛機、輕型公務機、民用直升機、多用途固定翼飛機應是行業新入者布局和發展的方向。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