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銅消費國,人均消耗量仍低于主要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是全球最大銅消費國,約占全球消費量的49%,中國銅需求是否得到提振是影響全球銅需求的關鍵因素。2018年電網投資增速企穩,建設轉向配用電側。電力行業用銅是國內銅消費的第一大領域,銅產品廣泛運用于電線電纜、電機、輸變電設備(高壓開關、變壓器)、電器附件,電力用銅約占全國消費的50%。
新能源汽車占比提高是未來幾年拉動銅需求的一個亮點。不僅電動汽車在電池內要用到相當數量的銅,在電動機的線圈和轉子中也要用到大量銅。一輛電動汽車最多可能用到6千米長的銅線,在匯電板中也有使用。每輛插電式乘用汽車使用約45千克銅,純電動車每輛用銅約65千克銅,每輛插電混動商用車用銅約110千克,每輛純電動商用車用銅約180千克,是同類非電動汽車用量的2倍左右。
建筑是中國銅的第3大消費行業,約占銅總需求的9%左右。建筑行業包括房地產行業也包括各個政府部門和企業單位投資的建筑。
家電行業是也是銅下游需求的一個重要領域,約占總需求的15%。銅主要運用于空調、冰箱、微波爐等家電的導電導熱元器件,其中空調耗銅是家電產品中的主力,約占家電行業總耗銅的67%。
長期來看,空調等家電需求將持續攀升。一方面,隨著收入水平提高,消費升級從城市延伸到農村,城鎮農村市場空調的需求空間還遠沒達到飽和,另一方面城市地區,家電從新增需求轉為替換需求,產品需求量仍然較大。
此外,電子行業是下游用銅的另一重要領域,電子產品銅需求約占8%左右。集成電路、電工儀器儀表、微電子計算機中的許多元器件都用到銅材料。當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競爭力尚待提高,在各類集成電路產品中,中國僅移動通信領域的海思、展訊能夠比肩高通、聯發科的國際水準,高額的進口貿易逆差亦顯示了本土集成電路存在很大的缺口。
最后,新興產業的興起為銅加工業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我國新興產業總體上還處于培育時期,銅加工行業應該主動出擊,積極為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服務,開發新興產業用銅材,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搶占新興領域高端市場。
同時,隨著銅粗煉和精煉加工費的逐年走低,硫酸價格長期低迷,我國銅冶煉行業的利潤空間得不到有效支撐,銅冶煉業務板塊的整體盈利水平相對較低.因此,國內大型銅企業重視產業鏈延伸和多元化業務整合的發展趨勢日益明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國內銅企業開始向產業鏈上游延伸資源開發業務,以提高原料自給率;向產業鏈下游延伸拓展銅材加工業務,通過完善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等方式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鼓勵自主創新,加強技術研發,促進銅材生產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趕上并超過國際先進水平;提高裝備國產化水平,避免受制于人;推進兩化融合,提高銅加工業的現代化制造水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銅加工產業并購重組,化解過剩產能。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