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重大項目落地的實施意見》
日前,石家莊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重大項目落地的實施意見》,通過19條措施強化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科技招商,促進引資引智引企引才高度融合,完善提升政策體系,拓展國內外戰略投資者,進一步促進招商引資提質、提速、提效,切實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后勁和支撐。
瞄準優質企業,計劃年度利用外資增長5%以上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既注重放寬視野招商,面向全國全球吸引優質企業、優選高質量項目,也注重目光向內安商,盯緊域內培育成長的優質企業,鼓勵拓展新領域、布局新項目,發揮領導干部包聯機制作用,打造更優親清政商關系。
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建立世界500強、跨國公司、“4+4”現代產業國際行業領軍企業信息庫,建立國際投資促進組織、專業機構和境外機構合作信息庫。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擴大外商綠地投資、并購投資和境外融資規模。計劃年度利用外資增長5%以上,全市新增外資項目30個以上。
強化與央企合作。深化與國務院國資委監管企業的戰略合作,爭取在現有合作項目基礎上落地新項目、擴大投資帶動;對尚未合作的企業,加大對接力度,力爭早日達成合作,引進一批重大項目。
推動與國內行業領軍企業合作。有針對性地加強與中國500強等行業領軍企業對接,了解信息,探求合作,引進符合“4+4”現代產業發展格局的重大項目。
加強與院校(所)合作。積極吸引境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在石家莊市建設研發和產業成果轉化機構,推動一批高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在石家莊市落地實施。到2020年,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突破13家,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達到60家,省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110家。
突出“4+4”現代產業發展重點,在優勢領域深耕細作
強化精準招商。各縣(市、區)以構建“4+4”現代產業格局為目標,突出2-3個重點產業,繪制“招商地圖”,建立招商項目庫和招商大數據,對重點客商“量身定制”招商項目,切實提高招商精準度。
擴大專業招商。轉變招商理念,加快推進由粗放式招商向系統化、專業化、差異化招商轉變,打造“政府團隊招商+市場化委托招商”的招商機制。以“4+4”現代產業投資合作聯盟和省代理招商資源為基礎,市級層面每年篩選15個以上代理招商機構,各縣(市、區)每年聘任不少于3家代理招商機構,實行市場化委托招商。
實施產業鏈招商。各縣(市、區)突出“4+4”現代產業發展重點,在優勢領域深耕細作,做好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提升招商項目指向性、目標性,構建完善產業招商路線,每年引進2至3個產業鏈支撐性項目。
實施“回歸雁”工程。成立二次發展辦公室,建立石家莊籍優秀企業家人才庫,大力吸引石家莊籍優秀企業家、高端人才回鄉投資。結合商會活動開展招商推介,邀請在外企業家返鄉考察,把好的項目引到石家莊。
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充分發揮“頭雁效應”
建立市級領導干部帶頭引薦推介名企和骨干企業工作機制,統籌推動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招商引資,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充分發揮“頭雁效應”,促進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園區招商。
健全聯合招商機制。開展市政府部門與縣(市、區)聯合招商,營造開放創新、協調聯動的招商引資濃厚氛圍。
完善招商目錄體系。圍繞“4+4”現代產業,制定招商引資重點外商企業、央企、知名民企、院校(所)目錄,建立招商目錄體系并實施動態調整。各縣(市、區)依據全市招商目錄,明確各自產業招商重點。
強化園區引資載體作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開發區發展活力。瞄準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培育特色龍頭企業,推動形成優勢產業集群,提升開發區承載力和整體競爭力。到2020年,力爭國家級開發區達到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超500億元的達到13個,其中主營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的5個以上。
促進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級人才、先進技術和現代管理經驗。支持企業、機構與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組織密切合作,建設技術研究院、科技產業園等創新平臺,開展產業共性技術、核心技術、尖端技術和基礎性研發項目研究。
強化政策引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完善招商政策。加大對重點招商項目的財政、金融、人才引進、土地保障和環境容量等方面的支持,對急需引進的高端高新項目、新設跨國公司總部和地區總部、外資研發機構、境外世界500強投資的重大項目等,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
強化資金引導作用。對招商引資落地項目和市內企業投資重大項目,積極協助項目單位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對符合石家莊“4+4”現代產業招商指導目錄、當年實際到位外資規模較大的重大項目和境外世界500強、知名跨國公司投資項目等按石家莊市政策兌現獎補資金。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營造鼓勵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石家莊市企業的政策環境,完善股權、債券、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信用擔保、信用保險等金融工具,為投資企業提供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資服務。
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推進實施公平競爭制度,清理和取消妨礙公平競爭和開放的政策規定,促進內外資企業、大中小企業、國有民營資本公平競爭,各類投資主體一律依法平等準入,在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融資渠道、政策扶持等方面依法享受同等待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