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利好政策陸續發布,影視類文化企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自2018年底開始,多項促進影視企業發展的政策陸續發布,對影視行業來說是利好連連。
減稅降費為企業發展護航
日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繼續實施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增值稅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指出,對從事電影制片、發行、放映的電影集團公司(含成員企業)、電影制片廠及其他電影企業取得的銷售電影拷貝(含數字拷貝)收入、轉讓電影版權(包括轉讓和許可使用)收入、電影發行收入以及在農村取得的電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稅。同時,一般納稅人提供的城市電影放映服務,可以按現行政策規定,選擇按照簡易計稅辦法計算繳納增值稅。
業內專家認為,盡管上述《通知》并非新政出臺,而是對過去已經實施政策的延續,但結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減稅降費”等利好政策,影視類文化企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目前我國小微文化企業的數量已占到文化企業總數的80%以上,其在活躍文化市場、促進文化創新、增加社會就業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推動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陸續落地,小微文化企業獲得了減負,文化企業融資也將更加便捷。
作為文化企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影視類企業,也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減稅降費等一系列企業扶持政策表達了期待,希望能搭乘政策東風,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的目標。
政策紅利提振行業信心
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底,有多項在稅收、投融資等方面對文化企業發展給予支持的政策出臺,也涉及了影視產業。如2018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規定》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根據這些政策,今后五年內,對電影放映、發行等方面的收入將繼續免征、減征增值稅,中下游電影產業未來仍將持續享受國家的政策扶持。
同時,專門針對影視行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也相繼出臺。如2018年12月11日,國家電影局發布了《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影院投資建設,2020年銀幕數量超8萬塊;通過財政補貼提升放映技術和設施改造,提升縣級影院、中西部影院建設改造;深化院線改革,突出資產聯結型院線,鼓勵新建和并購重組,實施院線市場化進入退出機制。
對此,行業分析機構認為,包括對電影放映、發行等方面的收入繼續免征、減征增值稅,將在中長期提振電影行業景氣度,同時會大幅提升從業者、資本的信心,有利于影視產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
從近期影視行業尤為活躍的發展態勢可以看出,我國影視市場的發展潛力尚待發掘。數據顯示,今年2月國內電影市場票房超過110億元。這是中國內地影史單月大盤首次突破110億元大關,刷新了2018年2月創造的101.5億元的單月票房紀錄。今年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成了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討論的熱點話題,他們認為該片所取得的票房成績以及極高的關注度源于中國電影工業的穩步發展。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看來,《流浪地球》不僅在類型影片制作方面取得突破,更為我國影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值得參考的創新路徑。
扶持政策需更為精準化
國家多項扶持政策的相繼出臺,對影視行業能否帶來積極促進作用?對此,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在網絡售票平臺票補取消、稅收新規出臺等行業新動態,以及觀眾審美水平逐漸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影視產業工業化和規范化進程正在進一步加快。影視內容公司的發展戰略會逐漸由“流量至上”向“精品化內容”轉型。
不過,影視投資人曹海濤提醒從業者,影視行業發展仍面臨多重風險。他對記者表示,盡管以《流浪地球》為代表的多部影片為今年電影市場贏得一個不錯的開局,但在提升影片質量以及拉動票房增長方面尚需進一步發力。
在曹海濤看來,近期一系列政策帶來的利好發展,更多集中在了版權、發行等方面。“中國影視行業的迅速發展,離不開整個行業良性生態的構建,尤其是影視基地的建設、地方稅收優惠政策的扶持、影視行業從業者的培訓等,構建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的生態鏈尤為重要。”曹海濤說。
記者還注意到,日前北京市印發了《關于推動北京影視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圍繞影視業發展痛點、難點問題,精準發力、多措并舉,推動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實施意見》提出要推動影視園區專業化、規范化、集約化發展,鼓勵重點影視園區設立人才培育孵化、影視取景拍攝、作品授權交易、影視品牌授權和宣傳推廣等方面的服務機構,進一步加大園區公共服務力度。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北京影視業溢出效應,推動北京與河北承德、廊坊等地戰略合作,建設環北京影視外景基地,帶動周邊地區影視業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協同配套的京津冀影視業發展生態體系。
《實施意見》的出臺,正是北京這一影視產業強市不斷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提升影視產業發展質量的務實之舉。在分析機構看來,這也將是未來各地扶持發展影視產業的必然舉措,通過更為精準的扶持政策,促進各地影視產業從量變到質變的提升。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