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24部委聯合發文,力挺物流發展,快遞物流業發展迎來全新機遇???
火車汽笛聲鳴響,“菜鳥號”從河南鄭州中心站緩緩駛出,滿載“中國制造”送往歐洲,標志中歐班列首條跨境電商專線正式開通。
6年來,菜鳥引領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加速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建設,一條條連接城鄉、跨越國境的干線、航線、海運線,一個個物流樞紐、轉運中心、配送網點,連同全網300多萬名快遞員,共同組成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近日,國務院24部委聯合發文,力挺物流發展。業內人士指出,國家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對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作用,快遞物流業發展迎來全新機遇。
骨干網成為商業基礎設施
3月1日,國家發改委牽頭、24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動物流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今年將啟動首批15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全面實施快遞末端網點備案管理等政策。
這被視為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建設的頂層設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魏際剛認為,在中國從物流大國走向物流強國的關鍵時期,《意見》將推進資源整合、社會協同,推動智能物流骨干網成為強有力的商業基礎設施。
6年前,馬云宣布成立菜鳥網絡,全力以赴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干網。2018年,阿里巴巴和菜鳥宣布再投千億來做這件事,讓物流成為實體經濟的利潤擔當。
此次發布的《意見》也明確提出,物流高質量發展將支撐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增強經濟活力、提升效率,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推動各行各業產生更多的稅收和就業,推動區域經濟增長。
《人民日報》報道認為,我國物流業“大而不強”,需要通過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網,讓物流“跑得快”、“跑得省”又“跑得好”。快遞物流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上的創新實踐,為《意見》實施提供了寶貴經驗。
加強公用型城市配送節點
《意見》提出,在國家物流骨干網絡的關鍵節點,啟動第一批15個左右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全國百家骨干物流園區實施“互聯互通”。作為國家樞紐戰略的先行先試,菜鳥智能物流骨干網2013年起步建設,采用“樞紐+通道+網絡”的方式,形成全國七大區域布局,在推動區域經濟增長上作用明顯。
以華東為例,截至2018年,菜鳥在上海、杭州、寧波、嘉興、金華、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均有區域性和城市性的物流樞紐設立,大大縮短了配送距離,帶動“江浙滬包郵”升級為“分鐘級配送”。
隨著快遞量的高速增長,“最后100米”配送壓力越來越大,快遞末端綜合服務點作為一種新業態應運而生。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一年內兩訪菜鳥驛站, 認為這一模式“解決了快遞最后100米大難題”。此次發布的《意見》明確,加強公用型城市配送節點和社區配送設施建設,全面實施快遞末端網點備案管理,為快遞末端服務點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推動物流業數字化、智能化上,《意見》提出,要加強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推動物流裝備向高端化、智能化、自主化、安全化發展。當前,快遞物流企業正在不斷投入創新研發,建設數字基礎設施。
“從電子面單開始,菜鳥致力于在無人駕駛、自動倉儲、自動配送、物流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的前沿領域,為傳統物流行業的智能化升級賦能”,《人民日報》評論認為。
菜鳥“綠色經驗”復制推廣
日前,菜鳥打造的“智能供應鏈大腦”正式上線,雀巢將率先使用,讓 CEO只需要通過一部手機,在吃早餐的間歇就可以完成供應鏈決策。
這正是《意見》鼓勵的方向:物流企業為制造企業量身定制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等解決方案,提高數據服務能力。據悉,菜鳥已經為全球上萬品牌提供了智慧供應鏈服務。
《意見》提出的“深入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發揮物流對農業的支撐帶動作用”等,電商物流企業也已展開諸多實踐,比如打造“秒級通關”,大大提升跨境物流便利化,升級正品下鄉、農產品上行的供應鏈網絡,帶動鄉村消費升級。
“加快綠色物流發展”也一大方向。《意見》鼓勵和支持新能源車、綠色倉儲、綠色供應鏈發展,使用綠色包材,推廣循環包裝,減少過度包裝和二次包裝。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走進天貓超市倉、申通快遞轉運中心、菜鳥驛站等,調研綠色物流創新實踐,了解到菜鳥通過原箱發貨和紙箱復用,一年向消費者送達數億個天貓超市綠色包裹,菜鳥驛站40%的紙箱可以直接回收利用,中通快遞2270輛高運力甩掛車降低70%的污染物排放,申通快遞480多萬個環保袋循環使用節省近1億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建議復制推廣,加大物流業綠色升級。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