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省政府:下發《關于印發<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的通知》
河北省委、省政府近日下發《關于印發<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的通知》。《通知》指出,要明確治理目標,到2022年,白洋淀環境綜合治理取得顯著進展,生態系統質量初步恢復;到2035年,白洋淀綜合治理全面完成,淀區生態環境根本改善,良性生態系統基本恢復;到本世紀中葉,淀區水質功能穩定達標,淀區生態系統結構完整、功能健全,白洋淀生態修復全面完成。將白洋淀水質逐步恢復到III—IV類。
目前白洋淀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2016年其9個常規監測點位水質為Ⅳ類-劣Ⅴ類,并呈輕度富營養化。加快白洋淀生態修復是雄安新區發展的必然要求。《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推動區域環境協同治理。雄安新區把2018年作為環境綜合整治攻堅年,加快推進白洋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現逐步清除舊污染、嚴格控制新污染,白洋淀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河北在去年8月份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將加快雄安新區及白洋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將雄安新區及白洋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列入八大攻堅戰役。
《通知》要求,充分認識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把這項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白洋淀不僅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濕地生態系統,而且是雄安新區藍綠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覺踐行“四個意識”,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城水林田淀草系統治理,堅決做好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這篇大文章,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恢復白洋淀“華北之腎”功能,展現“華北明珠”風采,實現以淀興城、城淀共融,努力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
《通知》要求,要開展生態修復,有序清除淀內圍堤圍埝,實施退耕還淀,修復鳥類棲息地、臺田景觀,恢復水生動物種類和數量,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構建“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的新區生態空間格局。要全面治理水環境,堅持流域“控源-截污-治河”系統治理,開展入淀河流水質達標管理,消除淀區內源污染,實施生態清淤,將白洋淀水質逐步恢復到III-IV類。要推進生態環境管理創新,優化管理體制,強化監管標準,全面實施河(湖)長制,實現流域生態環境智能化管控。
《通知》強調,《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2018-2035年)》是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重要依據,必須嚴格執行,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加大支持力度,加強監督考核,搞好輿論宣傳,形成全社會支持參與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水十條”、“十三五”、“河長制”以及“湖長制”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出臺給污水處理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幾年在PPP模式進一步規范以及打好“碧水攻堅戰”背景下,污水處理的市場需求將加速釋放。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