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對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市場驅動、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推進體育競賽表演產業專業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意見》提出,到2025年,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總規模達到2萬億元,推出100項具有較大知名度的體育精品賽事,打造100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體育競賽表演品牌,基本形成產品豐富、結構合理、基礎扎實、發展均衡的體育競賽表演產業體系。
針對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發展現狀和問題,《意見》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十四項政策舉措。一是豐富賽事活動,完善賽事體系。大力發展職業賽事,支持引進國際重大賽事,引導扶持業余精品賽事,積極培育冰雪體育賽事,促進體育競賽與文化表演互動融合。二是壯大市場主體,優化市場環境。支持企業發展,鼓勵創新創業,培育中介機構,引導消費理念,改善消費條件。三是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平臺建設。完善產業鏈條,健全產業標準,打造發展平臺,深化國際合作。
為確保相關政策落實到位,《意見》從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相關審批事項,建立行業信用體系,加強行業自律建設,完善相關投入機制,拓寬融資渠道等方面,明確了相關支持措施。《意見》要求強化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務求取得實效。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穎川表示,《意見》印發后,體育總局將按照文件相關要求,會同各有關方面,細化任務分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認真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
體育經濟司司長劉扶民說,《意見》的制訂本身就是以問題為導向的。雖然我國體育競賽表演產業已逐步發展起來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劉扶民介紹,目前還存在體制機制不健全、有效供給不夠充分的問題。體育賽事經營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對大眾體育消費的需求和對體育市場的把握也不是很準。體育競賽表演企業創新能力也不是很強,對研發投入力度不大,品牌附加值比較低。整體來看,世界著名的品牌賽事很少,總體規模也不大,市場化、產業化程度以及市場成熟度都還比較低。公眾體育消費意識還不夠強,體育消費還沒有成為普通民眾生活性消費的必要組成部分。
劉扶民說,出臺這個意見就是以問題為導向,從體育產業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堅持市場驅動、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強化相關政策措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所以《意見》的出臺將會大力推動上述一系列問題的解決。
對于備受關注的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對與舉辦體育賽事相關聯的審批事項,相關部門不得要求賽事主辦方提交體育部門的審批材料。對此褚波解讀說,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進行進一步“放管服”,是在“放”的過程當中,也要加強監管,同時提供必要的服務。
政策法規司司長褚波說,這個文件中確實提到了今后一些體育賽事不再需要體育部門的審批材料,但并不等同于以后舉辦體育賽事就沒有一定的必要條件,只是從形式上的審批管理角度來說,體育部門不再進行審批,從而進一步釋放活力,增強內部發展的動力。
褚波表示,今后全國各地的項目部門或體育部門將把辦賽的系統規范、參賽的指引和標準都制訂起來,也希望全社會都能按照規范、標準和條件來舉辦群眾性、商業性賽事,才能對體育競賽表演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