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政府:提出到2022年,實現全省茶園全部綠色化,有機茶園面積全國第一
云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推動云茶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2年,實現全省茶園全部綠色化,有機茶園面積全國第一,茶葉綠色加工達到一流水平,茶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
云南是世界茶樹核心發源地,是普洱茶的原產地,滇紅茶的故鄉,云茶產業是云南省的優勢產業、特色產業、重點產業。為加快云茶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云南省提出《意見》,從古茶樹保護、茶園改造、嚴格品控、產業融合等方面提出10條意見,做好“千億云茶”產業大文章。
《意見》明確,劃定古茶園(山)保護區域進行針對性保護,嚴禁對古茶樹進行移植、過度采摘,研究制定《云南省古茶樹保護及開發利用條例》,規范古茶樹資源科學保護及開發利用,深入開展古茶樹資源普查,建立古茶樹資源檔案庫;改良低效茶園,淘汰不合格茶園,合理確定有機茶園建設區域,持續擴大有機茶園規模,到2022年,全省有機茶園基地面積達到150萬畝以上,其中,現代茶園120萬畝、古茶山(園)30萬畝。
圍繞產品質量與品牌打造,《意見》提出,制定《云南省茶葉初制所建設規范》,確保初制產品質量,到2019年底,全省茶葉初制所達到規范標準;支持企業新建、擴建標準化精深加工生產線,引導企業對云茶產品進行開發,到2022年,全省規模以上茶葉加工企業精深加工產品比重達到80%以上;引導支持各地積極申報、創建地理標志產品,打造綠色云茶品牌,到2022年,全省創建茶葉地理標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0個以上,重點打造區域品牌20個、企業品牌10個,做大做強普洱茶、滇紅茶、滇綠茶3個公用品牌;鼓勵支持各地、科研院校及企業制修訂云茶標準體系,以建立普洱茶標準體系為重點,對列入國家標準系列的予以適當支持;加大普洱茶新品種選育,健全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加大普洱茶重大科技攻關和技術應用;加大云茶產地、加工、流通、銷售全過程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到2019年底,全省規模以上茶葉企業建立二維碼標識,實現全產業鏈質量可追溯。
產業融合將是云茶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意見》明確,促進茶產業與文化、旅游、醫藥、物流、大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中國普洱茶中心建設,充分體現“展示、交易、倉儲、體驗、科研、旅游”6大功能,打造世界一流普洱茶博物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采取內引外聯、資源整合、股份合作等方式,打造一批茶葉龍頭企業;鼓勵支持各地各行業及茶企打造一批茶特色小鎮、美麗茶鄉村、家庭農場、秀美茶園、茶休閑觀光主題公園等,形成各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加快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茶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扎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茶葉)產業園及一批省級現代農業(茶葉)產業園建設,著力打造3個茶產業三產融合示范區。到2022年,全省評選認定100個美麗茶鄉村、秀美茶園,4條茶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打造30個茶產業綜合產值10億元以上重點縣。
云南省將加大對茶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采取“領證后補”的方式,對面積500畝以上,獲得國內外具有認證資質的機構綠色認證、有機認證的茶園,省財政分別按照每畝100元、200元標準給予茶園經營主體一次性補助;2019年底前,對達到建設規范標準且驗收合格的茶葉初制所,對其配備快速檢測設備給予一次性補助1萬元;對獲得云南省“十大名茶”稱號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