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3項國家標準,涉及多個領域??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0日發布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安全技術要求、大米產品等級、城市道路交通組織設計規范等23項國家標準,涉及公共安全、循環經濟、食品、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
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安全技術要求等6項國家標準,結合經濟社會信息和通信技術發展的趨勢,瞄準信息安全防護控制力下降、公民信息易泄露等安全隱患,將在加強網絡產品和服務供應鏈安全保障、提高公民數字身份認證和網絡身份識別技術的安全性、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效率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筑起信息安全的防護墻。
在公共安全領域發布的《家用防災應急包》國家標準,針對地震、火災等災害事件的應急需求,科學合理地設置個人、家庭應急救助用品,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幫助遇險者盡快脫險,最大限度地延長維持生命的時間。《多用途面包車安全技術條件》《液化天然氣汽車技術條件》兩項國家標準,重點對多用途面包車和液化天然氣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指標提出了具體要求,為該類車的發展提供了方向,推動該類車輛技術的轉型升級。
在循環經濟領域,《產業園區水的分類使用及循環利用原則和要求》等3項國家標準,對產業園區廢水廢氣的處理、排放和循環利用作出明確規定,規范了產業園區循環經濟信息化公共平臺數據接口的設計開發。標準的實施,可以實現廢水廢氣的循環利用,既可增加經濟效益,又可減少廢水廢氣的排放,為老百姓留住綠水青山。
在食品領域,新修訂的《大米》國家標準,將大米產品等級由4個等級調整為3個,調減了雜質最大限量等指標,原國家標準中“一級”“二級”加工精度改為“精碾”,“三級”加工精度改為“適碾”,通過對“加工精度”指標設置上限,引導和促進綠色發展理念,節糧減損,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同時,術語名稱參考國際標準,使我國大米產品更加適應國際市場和國際標準的要求,促進大米的進出口貿易。
在城市治理領域發布的《城市道路交通組織設計規范》國家標準,契合了當前城市道路交通精細化治理的需要,有利于促進交通組織設計工作從經驗型向規范化、標準化轉變,著力解決交通擁堵、出行難、停車難等“城市病”。
此外,本次發布的標準中還有《展覽場館服務管理規范》《展覽物流服務基本要求》等展覽服務方面的國家標準,涉及農產品的《天然植物飼料原料通用要求》國家標準。
除上述23項國家標準外,本次還發布了46項國家標準的英文版,主要包括航天用太陽電池、風力發電等領域技術標準。截至目前,已經累計發布500多項國家標準外文版,涉及工程裝備、電工電力、建筑材料、航空航天、日常消費品等諸多領域。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