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臺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政策
10日國家宣布將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國慶長假期間,江蘇開出肺癌新藥安圣莎(阿來替尼)的首張處方……患者用藥需求正不斷得到滿足。今天(10月11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江蘇新近印發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實施意見》與《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政策解讀。我省將進一步加大、扶持藥械的創新力度,讓更多患者吃上質優價廉的藥品。
江蘇省政府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新一輪深化藥品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方案。為了讓更多百姓用上質量好、價格廉的藥品,該省將進一步加大、扶持藥械的創新力度。兩個《意見》明確,重點鼓勵企業仿制臨床必需、療效確切、供應短缺及重大傳染病防治和罕見病治療藥品,兒童用藥和專利到期前一年尚沒有提出注冊申請的藥品。同時將加大財政投入與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藥品供應保障能力,促進仿制藥合理使用。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王越解讀了近日印發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實施意見》與《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實施意見》(下簡稱為“意見”)。
據其介紹,江蘇是醫藥產業大省,全省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375家、藥品生產企業559家,分別位列全國第一和第二。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含醫療器械)產值4755億元(人民幣),居全國第一,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發展態勢向好。
然而,事關百姓健康的藥品行業也面臨種種挑戰。時常發生的急需藥品供給不及時、重癥患者吃不起進口藥等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和老百姓用藥的可及性。
王越表示,此次兩份“意見”指出,將重點鼓勵企業仿制臨床必需、療效確切、供應短缺及重大傳染病防治和罕見病治療藥品、兒童用藥和專利到期前一年尚沒有提出注冊申請的藥品。同時將加大財政與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藥品保障能力,促進仿制藥合理使用。
記者在文件中看到,激發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被擺在突出地位。通過加快創新藥注冊受理審查、制定優先檢驗程序、建立“綠色通道”,江蘇將加大對省內醫藥產業集聚區、重點醫藥園區重大創新項目的幫扶力度,促進臨床急需、重大創新和罕見病用藥盡快上市。
此外,隨著《我不是藥神》的熱播,天價抗癌藥、仿制藥從重癥患者進入大眾視線。記者在文件中看到,“意見”特別明確,要突出以提升質量為核心的技術革新,從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加大技術改造、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明確仿制藥企業的發展定位,提高仿制藥質量和療效。
“意見”提出,要突出以滿足臨床需求為導向的仿制藥研發。要求建立跨部門的藥品生產和使用信息共享機制,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鼓勵專利到期藥品、臨床急需藥品的研發。
江蘇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蘭青也表示,該省在藥品集中采購時,凡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給予原研藥同等待遇,直接納入備案采購范圍。今年4月,江蘇省已將12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直接列入備案采購范圍。目前,正在進行第二批備案采購工作,有28個通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將被納入其中。
截至今年9月底,江蘇已開展口服固體制劑一致性評價研究的共有449個藥品批準文號,涉及93家企業252個品種,完成研究并獲受理的有50個品規,數量居全國第一。另外部分注射劑生產企業還主動開展了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研究,受理量占全國40%。
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將獲得優先采購權。省衛計委副主任蘭青介紹,江蘇在藥品集中采購時,凡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給予原研藥同等待遇,直接納入備案采購范圍。目前,江蘇已有12個通過評價的藥品進入了備案采購范圍,第二批將有28個藥品。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