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水稻公園現身富錦 農業旅游跨界玩出新花樣
依托現代農業萬畝展示區,年村兒文旅按照“農業+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打造的農業觀光景區稻海田園綜合體——萬畝水稻公園,隨著稻田畫的推出,已經成為富錦市打造農業觀光旅游的新名片。
一、“農業+藝術”:在跨界中打造農業觀光旅游新名片
據了解,萬畝水稻公園是黑龍江省建設的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景區位于富錦市長安鎮,該項目前期已投資6000余萬元。景區內設施齊全,項目豐富。2018年6月下旬起,大量游客來到萬畝水稻公園,游覽觀光。
進入園區,一個集農業體驗、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園區呈現在記者面前。園區內有在稻海里行駛的巨輪,有矗立在岸邊的燈塔,有飄向天空的熱氣球,有穿過田野的小火車,有農作物種植的迷宮,有黑土圍成的泥塘,有立在渠上的水車,有鋪在埂上的棧道,有藏在田里的稻草人,有架在空中的觀景亭、觀景平臺,有彩稻繪成的稻田畫。登上39米高的觀光塔,6種不同顏色的水稻苗種出的“北方秧歌城”“鄉村振興”“糧都富錦”“農業排頭兵”等巨型彩色稻田畫呈現在廣袤的稻田之中,讓人嘆為觀止。
二、“農業+品牌”:用產業鏈思維打造旅游衍生品
除了“農業+藝術”,年村兒文旅還按照“農業+品牌”的模式打造了一系列鄉村文化旅游衍生產業,推出了如“潘大美人豆腐”“稻田畫”“福祥年村”“富錦大米”等一系列地方品牌。以“富錦大米”為例,富錦地區特產的“富錦大米”,目前已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該大米具有硬度好、米性強、品質佳、香柔適口等特點。
據年村兒文旅工作人員介紹,在哈爾濱,目前620多平米的富錦大米品牌體驗店在哈爾濱市鴻翔路25號已經落成;在北京,亞洲最大的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富錦大米廳正在建設,預計7月下旬投入運營。據悉,這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個以地域品牌在新發地運營的專區,2018年9月起,富錦大米將通過網絡送貨方式直接進入北京市居民家的米袋子,新發地還將成為富錦大米發往長江以南各大城市的集散地;在廣州、長沙、南京等地,富錦大米親民體驗店已經意向達成落地協議。2018年新米在全國各地已經簽約供貨協議超5000萬噸,屆時將有更多的人品嘗到優質米的滋味,享受優質米帶來的健康體驗。
年村兒文旅依托獨特優勢,圍繞稻田文化,已經基本建成以富錦大米品牌為特色,以稻田藝術畫為吸引點,以特色鄉村為支撐,以大地藝術、空中觀賞、體驗互動、科普拓展、休閑娛樂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農業示范片區,目前景區已經建設了觀景塔、廊道、景區內小景點、停車場、景區內循環道路、進出道路等基礎設施,下一步集團將進一步圍繞農業觀光,打造特色景點,提升區域品牌價值,持續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稻田主題田園文化綜合體。
三“農業+旅游”:立足自然生態做強特色旅游業
富錦市依托自然的生態優勢、大農業的產業優勢、大糧倉的功能優勢、大平原的地貌優勢、大東北的區位優勢、大情懷的人文優勢,努力打造華夏東極旅游重要目的地。在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富錦市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造“農業+旅游”發展模式,把農業資源變成經濟優勢,在特色旅游產業上做文章,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7年,富錦市建設了全省首家“稻海田園綜合體”萬畝水稻公園,為都市人打造別具一格的世外桃源,實現城市居民的田園夢。2018年,富錦鄉村旅游國際論壇、首屆富錦“國際鄉村系列狂歡”活動的相繼開展,推進了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探索出最新、最廣、最優的發展路徑,助力“農業+旅游+生態+文化”的產業深度融合。
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觀點:
富錦市立足“原字號”,緊緊咬住“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旅游文化新興業態產業鏈、區域合作對外開放產業鏈,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對俄優勢、產業發展優勢,全力推進“三大一城”建設,努力打造實力富錦、宜居富錦、美麗富錦、活力富錦、幸福富錦,奮力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子。
免責聲明:
1、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我們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中金普華產業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如涉及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